-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河上游流域90年代以来水量减小的原因分析.pdf
第二十九届中国电网调度运行会收录论文全集
黄河上游流域90年代以来水量减小的原因分析
姚志宗 张自强
(甘肃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甘肃 兰州 730050)
摘要: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黄河上游流域连续遭遇来水干枯的窘境,特别在近期 2002
年及 2003 年中主要站点连续创下历史极小值,干枯的来水严重制约了上游梯级水库群运行
及沿黄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水文资料序列分析表明,90 年代后上游代表站—唐乃亥站来
水较前期发生了明显的减小。本文主要从上游流域气候因子变化、下垫面改变进行了分析研
究,最后得出黄河上游近十几年来径流量的减少应该是气候变化与流域下垫面恶化共同作用
所致,但气候变化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同时对黄河上游主要产流区气候变化呈暖干化趋势、
生态环境恶化、人类活动影响、降水与径流的关系给出定量或定性描述,对黄河上游乃至整
个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及西北电网运行具有实用性。
关键词:黄河 水量 减小 分析
1、问题的引出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黄河上游地区(唐乃亥站以上流域)天然来水量持续偏枯,根据
唐乃亥站水文资料计算表明:从 1956 年到 2004 年,经过唐乃亥水文站的水量在前 35 年的
平均值为669m3/s,而在后14年,这个数字降为524 m3/s,减小了145 m3/s,减少幅度21.67%,
即 90 年代后期 10 年的来水量相对于前期近 8 年的来水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特别在 2002
全年及 2003 年上半年,出现了历史来水特枯的情况,2002 年 8 至 10 月唐乃亥站流量连续
出现历史极小值,全年来水量仅为 110 亿 m3,约为多年均值的一半;2003 年 1-7 月唐乃亥
来水 60.11 亿 m3,为 1956 年有实测资料以来同期最小值。另据报道:“千湖之区”的黄河
源头在遭遇连续多年的枯水期后,致使多数湖泊干涸,未干涸的湖泊水位急剧下降,仅鄂陵
湖和扎陵湖的水位就下降了 2m 以上,1996 以后在“两湖”之间及鄂陵湖口以下至黄河沿
60km 以上的河段还陆续出现断流。目前黄河上游陆续建有龙羊峡、李家峡、公伯峡、刘家
峡、盐锅峡、八盘峡、小峡、大峡、沙坡头、青铜峡等梯级水电站,是西北电网重要的水力
发电基地,总装机容量达 7834MW,对西北电网的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而在“以水定电”的电网里流域来水量直接决定着各水库的合理运用、电力系统的资源
优化配置、电力电量平衡及全网的方式安排。因此,研究黄河上游天然来水量减少的原因,
对黄河上游乃至整个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及指导西北电网运行都有着积极意义。
2、近期来水减小原因分析
2.1气候因子变化因素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发布的评估报告,在过去 100 年中全球年平均气温
上升了 0.3~0.6℃(图1),近 50 年的升温幅度为 0.15℃/10a,1951-1990 年中国的年平均
温度上升了 0.3℃。最近10 年更是全球自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 140 余年中平均温度最高
- 1 -
第二十九届中国电网调度运行会收录论文全集
图 1 全球过去 140 年来的气温变化(IPCC 2001)
的 10 年。气侯变暖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地球物理变化的影响,总是在地球环境
敏感地带或区域首先反映,青藏高原就属此类,常被称作地球第三极。黄河上游地区地处青
藏高原对此地球物理变化理应作出率先回应。从图 2 看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黄河
38 N
0.00 to 0.01
0.01 to 0.02
0.02 to 0.03 甘
西 宁
0.03 to 0.05
36 青 海 共 和 贵 州 兰 州
兴 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