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字规范3
一
琴、瑟、琵、琶”这些常用汉字都要“整容”了。近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8月27日,河南省语委在郑州举行《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座谈会,省、市及各高校的100多名代表展开讨论。专家们普遍赞同51个异体字“转正”,而对于新汉字表中44个汉字的“动刀整形”,有九成代表反对(如图)。
【现场】九成人反对改44个汉字
某网站就此进行的相关调查中,87.14%的网友表示明确反对改44个汉字的写法。有网民说,“今后辅导孩子写字都有问题”,有网民认为调整以后的字形不符合自己原有的书写习惯,“以后都不会写字了”,还有网民对将44个汉字“整容”的评价是“纯属瞎掰”。
南阳师范学院的张洪军老师认为,“汉字轻轻一调,所有的词典、课本、电脑程序、手机软件等都得跟着变,代价太大。”商丘师院的谭老师说,既然原有的字形已被广泛接受,“改头换面”就会给人们识别带来混乱和麻烦。
在昨天的会议上,据记者现场统计,反对44个汉字“整形”的专家达到了九成,只有少数代表提出部分部件的“整容”是合理的。河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张守镇老师指出,44个汉字微调符合规范化要求,只是认知上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例如“茶”字竖钩变竖,是书写连续性带来的习惯,符合书法审美。
【质疑】高考写错怎么办
“如果这表真成规范了,是不是高考学生答卷也得按照这个来?”商丘师院的谭老师说,现在高考实行电脑阅卷,一旦改动,电脑程序就得跟着换,学生把新老笔画混淆,就可能影响到成绩。“如果高考时考生不小心没按规范来,会不会被判成错别字呢?”谭老师说,学生写了10多年的字,“亲”、“茶”等字都很常用,要改并不容易,如果算成错别字,那估计考生的作文很多都得扣分。
一些老师也担心,如果《通用规范汉字表》最终颁布,那就成为一条“法令”,具备行政效力。
那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按照修改后的写法写,就属于违规,“应算教学失误”。而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不规范的情况也是不允许的,“因为,高考本来就要求考生们写规范的字”。
【支持】异体字“转正”受待见
“以前很多人名电脑都打不出来,只好空出来手写上去。”安阳师范学院教务处的王伟老师说,新字表收录的繁体字和异体字,尊重了大众的习俗,作用积极,符合国情。
据专家调查发现,全国有2万多人的名字中选用了“喆”字,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里却没有这个字,电脑打字时也常常找不到。像这样的字还有“堃”、“淼”等。
现场代表普遍看好“转正”的6个繁体字和51个异体字,新字表给这些生活中常用字“转正”,尊重了大众的生活习俗,给百姓生活也带来了不少便利。(记者 赵媛 常仙鹤)对于44个汉字的“动刀整形”,我是反对派之一。理由很简单,这种折腾,看不出必须,麻烦却很多。因为汉字规范涉及面太广,一个小小的字形调整也会引发许多混乱。
????在这方面其实已经有过很多教训。当年硬要把“林荫道”改成“林阴道”,我也就认了,因为估计专家们没有读过董桥,不知道什么叫“字虱”,所以才会把“阴”和“道”搭配——这联想得太远了点,我的意思是,人家改就改吧,我也没有办法,好在它不至于混淆。但把“唯一”改成“惟一”就让人很恼火了,根本想不明白改得有什么道理,很难记得住。后来又说二者可以通用,刚松了一口气,又说虽然可以通用,但其中某一个是首选词。而我当时供职的杂志社标准是,用了非首选词,也算错误——我到现在还犯着糊涂呢,到底哪个是首选?
????话说在我供职杂志社时,每月出刊后,校对老师就会把每个编辑的字词错误列出来,然后,按错误多少进行处罚。当然我不是心疼那几个钱,只是觉得,对于一个受过正规教育、又从事文字工作十余年的人来说,经常有错字太不应该。可认真看看那个表格就会发现,你根本没办法避免出错。因为绝大多数错误,都是类似“唯一”和“惟一”这样改来改去造成的。“语委”折腾来折腾去,最后就折腾成了一盆糨糊,让人很抓狂。
????我特意留意了一下这次字形微调的依据。《通用规范汉字表》里还真明明白白写着,“本字表以《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的笔形变异规则为依据”—“笔形变异规则”,好专业的说法,估计只是少数专家能明白的事。而我以为,汉字规范不应该唯专家马首是瞻,而应该尊重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大多数人在大多数场合如何使用汉字,应该成为汉字规范化的标准。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的用法,根本就没有必要大动干戈地折腾。
????规范汉字当然会有许多具体标准,但最高准则应该是“不折腾”。尽量承认大众的习惯,尽量维持现有的标准,以减少混乱和动荡,而不是相反。
中新网8月21日电 《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师大教授王宁,教育部研究员费锦昌,全国书协理事、《中国书法》杂志原主编周志高,21日在新华网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