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雨霖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开课教案雨霖铃

公开课教学设计《雨霖铃》 樊卫鹏 时间:2015年5月18日 内容:雨霖铃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柳永的生平经历及其艺术特色; 2、通过诵读、意象和情景想象,体会作者寄寓在字里行间浓浓的惜别之情,触摸词人心中的忧伤; 3、体会其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体会“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惜别之情,以及作者是如何写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铺垫蓄势,调动学生的情绪) 1、播放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2、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离别的诗词。 3、师:(多媒体:多情自古伤离别)借用《雨霖铃》中的一句话“多情自古伤离别”,说明伤离惜别,自古皆然。离别,是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殷切劝慰,是徐志摩“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无奈伤感;人生处处有离别,朋友之别,亲人之别,恋人之别··· ····有些离别,只是短暂的分开;有些离别,转身即是天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雨霖铃》,就是这样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感人之作。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近这千古一别,去触摸作者内心深处的忧伤。 二、作者介绍 (多媒体: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做过屯田员外郎的小官,世称柳七、柳屯田,婉约派代表词人) 雨霖铃,取唐时旧曲翻制,源于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悼念杨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以寄恨焉”,其音颇为哀怨。 三、初读课文 ,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1、学生齐读全词; 过渡:大家读了之后感觉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悲伤,孤独,难舍,寂寞),我们闭着眼睛,静静聆听作者的心声吧! 2、听录音;请大家边听边勾画出作者直接抒情的句子。 3、配乐朗读:(刘佳雯)请一位同学,根据刚才我们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录音,再来朗诵一下这首词,务必读出作者那种深沉难舍的感情。 四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经过刚才的诵读,相信大家对词中浓浓的惜别之情已有感受,我们也勾画了词中作者直接抒情的诗句,那么,哪句话最能表现作者离别时的心情?(最集中,最概括) 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板书:多情自古伤离别) 2、多情的人,自古以来却为分别而悲伤。正如苏东坡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刚才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搜集到的离别诗,我也搜集到了一些: 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此地为一别,孤蓬万里征。 孟浩然: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 无名氏: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3、但是,柳永的“伤离别”似乎更加的沉重,“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说明柳永的离别是在凄冷的秋天,文人感秋则悲,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场景下和心爱的人离别呢?真是双重的痛苦啊! 五、研读课文,重点探究,品味情感 过渡:那么,柳永和恋人的离别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景呢?我们首先来看上片。 1、既然作者的离别是在秋天,我们来找找,词的上片,哪些句子是写景的?哪些句子则是抒情的? 明确: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2、这些景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寒蝉,秋天的蝉,给人以凄凉之感,“晚”,则点出了时间;长亭,是古代人们送别的地方,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这一意象被经常用在离别诗中,比如李白: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对长亭晚”,暗示将有离别。暮色四合时,骤雨初歇,寒蝉悲鸣,作者就要离开自己的恋人了。这几句诗,汇出了一幅凄清的画面。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烟波,暮霭,沉沉,着色一层深似一层,色调灰暗压抑;千里,阔,一程远似一程,极言别后相距之远。一路走去,烟波浩渺,暮霭沉沉,最后漂泊到广阔无边的南方,不但写出了天涯相隔的距离,也写出了对未来的担忧,是未来人生的写照。作者将分别后的思念化作千里烟波和沉沉暮霭,既烘托出了离别时沉重的心情,又渲染了气氛。 在作者哀婉伤感心情的笼罩下,“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那么,这些意象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明确:不全是实写,“烟波、暮霭、楚天”是作者的想象语。 4、作者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借以表达内心“伤离别”的心情。我们要了解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也是诗词创作常用的手法。上片有一句典型的“情语”,你找到了吗? 明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文学的魅力在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