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专题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ppt

  1. 1、本文档共1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部分专题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借题发挥] 这里考了逗号、冒号、问号、叹号、破折号、句号、括号、顿号、引号、间隔号等,涉及面比较广。不过有错的只有一项,就是A项。四个问句是连续问,不是选择问,所以都该用问号。 [例5] (2009·山东高考)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  ) 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 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B.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 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C.“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 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D.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与中国的不仅 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也在不断靠近。‘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项,第一个逗号应在引号外面;B项,句中两个问号均去掉;C项,第二个顿号应改为逗号。 答案: D   一、辨明语气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其中句末点号除了表停顿外,主要是用来表示语气。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问号用在一句话末尾,表示疑问的语气。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判断句子的语气要从整个句子去考虑,不能只看其中的一些词语。像有的句子虽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所以句子末尾就应该用句号,而不能用问号。 二、分清层次 1.顿号、逗号、分号 一般来讲,并列短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逗号。但在并列短语里又有并列时,小并列用顿号,大并列就要用逗号;并列分句里又有并列时,小并列用逗号,更高层次的并列就要用分号。如[例3]D项就是顿号误用。 再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句中“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属并列关系,中间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2.冒号 一般用在提示语后和总括性的话语前,引出下文或总结上文。如果提示的内容不是句子的全部,而是部分,就不能用冒号。如[例3]的C项就属于此种情况。 再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引号中的内容是句子的定语,不能用冒号,应去掉。 三、注意句式 1.非疑问句 句中虽然出现了疑问词,但并非疑问语气,不能用问号。如: 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 句中前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后一个问号应改为句号,因为都是陈述语气。 2.变式句 这是相对常式句而言的,虽然有语序的变化,但只是表达形式不同,这时句末点号还是要用在句末。如: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 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次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句中问号应改为逗号,“我的小祖宗”之后用问号。本句为变式句,正常语序为:“我的小祖宗,到底去不去呀?” 3.选择疑问句 句中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只需在句末用问号。 四、搞清位置 1.引号与点号的位置 引用的内容若是整体引用,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引用的内容若是从属于引用者,后引号前不能出现问号、叹号以外的点号,如需使用,应放在引号外。如: 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 “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 “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 雕琢的天然之美。 例句引文中的句号都应移到引号外。 2.括号与点号的位置 括号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句内括号注释句子里的某些词语,括注要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句外括号注释整个句子,括注要放在句末点号之后。如[例1]的A项和[例4]C项,括号就是正确的。 再如: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句中“如丝瓜、番茄”注解的是“瓜果、蔬菜”而不是“叶子”,应跟在“瓜果、蔬菜”后;“水稻、小麦”注解的是“作物”而不是“叶子”,应跟在“作物”后。 3.“某某说”“某某想”类叙述语的位置 叙述语在引出直接引语时,出现的位置不同,其后的点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