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掌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及影响。2.了解重农抑商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情况,理解其实施的原因和影响。3.结合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分析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栏目索引基础知识导学梳理·识记·点拨重点难点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随堂达标检测巩固·应用·反馈教材问题解答答疑·释惑·应用 基础知识导学 梳理·识记·点拨土地制度的演变一1.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 所有。2.奴隶社会的井田制(1)性质:奴隶社会的 制度。(2)概况①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 ,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遭受残酷剥削和奴役。② 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3.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1)背景:井田制遭到破坏。氏族公社土地国有买卖春秋答案(2)确立过程①公元前594年,鲁国的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 的合法性。②战国时期秦国的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 。(3)弊端:土地兼并。①原因:地主依靠 ,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②危害: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社会动荡不安。③抑制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 ,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 ,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 的多寡收取赋税。土地私有商鞅变法封建土地私有制政治经济特权均田制最高限额田亩误区警示答案误区警示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允许土地买卖;而小农经济下小农也占有一部分土地,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但很容易被地主兼并,导致破产。“重农抑商”二1.含义:战国时期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 的发展。2.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 、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3.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 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4.提出:战国时期, 在秦国变法时首倡。5.发展(1)西汉①原因: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工商业劳动力赋役征派商鞅答案②措施: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 、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经济政策。③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 的势力。(2)明清①措施:封建政府依然固守 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②影响:抑制了 的发展。盐铁酒专卖富商大贾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知识点拨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知识点拨答案“海禁”与“闭关锁国”三1.明朝“海禁”(1)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 ,危及统治。(2)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2.清代“闭关锁国”(1)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的 。(2)表现:政府厉行海禁,禁止 。倭寇抗清斗争官民私自出海答案(3)危害①妨碍了 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②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 。海外市场世界潮流误区警示闭关政策并不意味着取消一切对外贸易,清朝仍然开放广州一处与外国通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是“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经济根源,这一政策造成了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并最终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但在当时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防范外敌作用。答案误区警示方法总结1.结构图示2.图示法理解“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相互关系返回重点难点探究理解·深化·探究 重点难点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主题一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史料探究材料 思考上述材料反映出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答案 变化:井田制被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得以确认。影响: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是土地私有制的发展造成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难,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史论总结土地兼并出现的原因及其认识(1)原因①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盛行。②政府原因:封建政府的政策,如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③重要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介入,如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加剧土地兼并。(2)对土地兼并问题的认识①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在封建社会,土地被视为各种形态财富的最终归宿,大地主力图扩大土地占有面积。②封建国家实行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的制度,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主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史料探究1.重农抑商政策材料 清雍正帝说:“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点课件:第8课 财政与税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点课件:第9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人教版必修1).ppt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6课《琵琶行(并序)》学案1.doc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6课《琵琶行(并序)》学案2.doc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6课《琵琶行(并序)》学案5.doc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6课《琵琶行(并序)》学案6.doc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6课《琵琶行(并序)》学案8.doc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7课《锦瑟》学案2.doc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7课《马嵬(其二)》学案1.doc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7课《马嵬(其二)》学案2.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 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件(34张PPT).ppt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 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36张PPT).ppt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 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课件(32张PPT).ppt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 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课件(36张PPT).ppt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 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31张PPT).ppt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课件(29张).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课件(34张).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35张).ppt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32张).ppt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课件(35张).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