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历史《专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复习归纳整合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

高中历史《专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复习归纳整合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专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复习归纳整合课件 人民版必修2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专题归纳整合 1.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近代化城市崛起,沿海沿江地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城市的变化尤其明显。 2.第二次: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旧的风俗习惯受到了极大地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近现代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四次大的变迁 3.第三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农民温饱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 4.第四次: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人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建设全面小康。 (1)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中,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消极影响: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掠夺。 近代交通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2.影响 简析 对近现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因素包括: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响;思想启蒙的作用等等。 对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 原因认识不清 【典例】 三峡博物馆展出的珍贵文物,有一张毛笔书写的告示:“照得编结毛辫,向非汉制所遗。自从满清入主,强迫人民为之。现已实行改革,积习自当力除。惟直光复伊始,剪否听民便宜。衣服暂可仍旧,并非必仿泰西。凡我大汉民族,切勿误会惊疑。”与此告示发布直接相关的是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国民大革命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编结毛辫是清朝强迫人民做的,从现在开始要改革旧习,汉族不必惊慌。这和辛亥革命是分不开的。 答案 C 警示 关于政治变革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影响主要注意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影响。 简析 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服装,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对近代服饰变迁认识不清 【典例】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  )。 A.传统服饰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B.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C.社会变革引起服饰变化 D.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解析 由题中关键信息“中国服饰较适宜”、“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可判断A项正确。 答案 A 警示 把握近代服饰“中西合璧”及“中西服饰并行”的特点。 【例1】 (2011·浙江文综,18)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因为婚姻习俗的总体趋势是删繁就简,旧式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当繁琐。习俗的演变,城乡差异巨大,B项是正确的推断;C项正确地表达了婚姻习俗演变的历史过程;从材料中“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可以推断出D项的合理性。 答案 A 考情分析 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是备考时必须识记的内容。从命题角度看,对社会生活变迁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过程和影响的分析是高考的主要方向。 【例2】 (2011·天津文综,30)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 A.1898~1900年    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 D.1928~1937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新内阁、新官制、新教育、实行阳历、鞠躬握手等新现象都是在辛亥革命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故选C。 答案 C 考情分析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是新课标增加的内容,考查时多与社会生活联系较为密切,主要考查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在考查时突出政治、经济和社会习俗之间的关系。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