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念娇 赤壁怀古课件 北京版必修2
教学目标 了解宋词豪放派的风格特点,提高古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情怀 感受苏轼的旷达洒脱、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的态度 基础积累 1、通假字:一尊还酹江月 2、古今异义:大江东去 3、词类活用: 大江东去:古义:长江 今义:流量较大的河流 羽扇纶巾:名词作动词,拿着羽扇,戴着纶巾人。 灰飞烟灭:名词作状语,像灰那样,像烟那样。 4、文言句式: 多情应笑我: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应笑我多情。 题目解读 “念奴娇”为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很著名的歌伎,调因此而得名。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共一百字。此调宜于抒写豪迈感情。 题目是“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轼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进行怀古,缅怀古人。 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古事、古迹,多用典故、对比等手法,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整体感知 请具体说下,哪些句子写赤壁,哪些言怀古? 上阕:描写赤壁之景 下阕:抒发怀古之情 写景片段分析 作者具体选用了哪些意象 ? 大江、乱石、惊涛、千堆雪 乱:山崖的险怪 穿:山峰的高耸 惊:巨浪的汹涌 拍:怒涛的力度 卷:波涛的强劲有力 石乱山高,两岸的悬崖峭壁高傲地耸入云霄,夕阳的大半已沉入水中,在乱石高山后投下了鬼魅般的黑影。惊涛骇浪汹涌澎湃,不停地击向江岸,似乎想将其冲毁撕裂。浪花就这样翻滚腾跃着,仿佛扬卷起了千堆的白雪。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时间与空间完美的结合。在结构上总领全文,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伏笔。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山如画” 承接上文对景色的描写,“一时多少豪杰”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阕赞写周瑜作了铺垫。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江山依旧,物是人非。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的战场,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放的去处。面对着这样的周瑜,苏轼心里自是有个比较,且看二人的对比资料 。 对比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有人说,此句是作者“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极哀叹。 又有人认为是作者和全词一脉相承,进一步抒发追求“积极向上的梦境”的雄心。 课文结构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拓展诵读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思考:这首词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内容述评 在苏轼的思想体系中,儒佛道是兼容并蓄的。他祟尚老庄哲学,深受禅学影响,颂扬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因而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后产生隐逸思想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苏拭一生始终没有真的归隐过,这说明,即使严遭挫折,他的基本思想还是在儒家的用世观念界内。因此,对苏轼的归隐意向,只能看作是一种自我心理调节,自我心理宽慰,这充分体现出苏轼淡薄功名的宽阔胸襟和旷达通脱的人生态度。 旷达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坚强地处理。当挫折、失败来临时,不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而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学会旷达,我们不再因生活中几句逆耳的言语而耿耿于怀;学会旷达,我们不再因生活中些许所谓的烦恼而忧心忡忡;学会旷达,我们站在人生另一个高度上去看待和审视周围的人和事。 归纳总结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方面表现在对赤壁之景的描写上:“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画面波澜壮阔,雄奇壮美。 另一方面表现在作者抒发的情感上,通过塑造功成名就的周瑜,表明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态,表达出豪放洒脱之情。 作业 背诵这首词,仔细品读词作雄浑壮阔的 意境。 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作者生平、写作背景 苏轼 (1036——1101), 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文学家,书画家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文字狱,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哲宗时,因反对司马光出知杭、颖、定州知州。59岁时,先后被贬岭南惠州和海南琼州。 本词写于1082年,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 文——“唐宋八大家” (唐)韩愈 柳宗元 (宋)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诗——“苏黄” 苏轼 黄庭坚 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英语 uit 3 life in the future reading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5.ppt
- 高中英语 uit 3 computers warming up and reading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英语 uit 2 the united kingdom-listening and writing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
- 高中英语 uit 3 life in the future reading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5.ppt
- 高中英语 uit 2 the united kingdom warming up and reading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
- 高中英语 uit 2 the united kingdom-language points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
- 高中英语 uit 3 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 reading课件 牛津译林版必修1.ppt
- 高中英语 uit 4 making the news inversion grammar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
- 高中英语 uit 4 making the news reading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5.ppt
- 高中英语 uit 4 making the news language ponits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