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历史 专整合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

高考历史 专整合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 专整合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 人民版必修3

助学园地 助考园地 专 题 整 合 近代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救国探索 所属阶级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主要作用 特点 地主 阶级 林则徐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军事技术) 揭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 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层面;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没有使中国富强 曾国藩  李鸿章等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科学技术) 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所属阶级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主要作用 特点 资产阶级 郑观应  王韬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并与洋人商战 是康有为、梁启超思想的来源 学习西方上升到制度层面,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由于阶级局限性,没有成功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通过变法救亡图存,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使中国人民觉醒 (1)近代中国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认识到西学的进步性,转而学习西方的过程。 (2)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也是中国近代社会各阶级阶层探索救亡图存道路和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 (3)学习西方经历了由浅入深的过程。 (4)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失败后转而学习马克思主义,以俄为师,走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救国道路。 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学习西方的特点 简析 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都是向西方学习即“师夷长技”。从实践程度上看,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几乎没有具体实践,而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实践。 对“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 长技以自强”分辨不清 【典例】 “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区别在于 (  )。 ①根本目的完全不同 ②思想向实践转化的程度不同 ③阶级立场不同 ④所起的作用不同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两种观点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排除①,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排除③,故选C。 答案 C 警示 明确两种思想观点都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对救国之路的有益探索。 简析 维新派和革命派同属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但对待清王朝的态度不同。维新派要求保留清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革命派要求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 维新派和革命派对清王朝的态度 认识不清 【典例】 1903 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 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也;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 已回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也。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  )。 A. 建立民主共和 B. 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C. 实行君主立宪 D. 向德、俄学习 解析 分析材料,文章用俄国贫弱、德日雄富来论述确立“宪法”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确立“宪法”应指实行君主立宪制,说明了中国要富强也应该实行君主立宪。其他各项不能充分反映材料。 答案 C 警示 明确维新派与革命派基本的政治主张是解题的关键。 简析 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但二者的本质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对康有为和新文化运动中对孔子 的态度认识不清 【典例】 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  )。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B.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解析 康有为利用孔子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否定君主专制统治;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打倒孔子是因为孔子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故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答案 B 警示 康有为与早期新文化运动只是宣传思想的手段不同,本质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例1】 (2011·天津文综,4)右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  )。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C.“师夷长技”的思想 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 解析 解题时注意“1878年”这一关键信息,而兴民权、倡新学思想出现在维新变法时期,故D项与邮票的设计理念无关。邮票既体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要素,又是西学传入的结果,所以其他三项都能体现邮票的设计理念。 答案 D 考情分析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在高考中地位愈来愈重要,重点考查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的各派的主张,特别是维新变法思想的背景、主张和意义。备考中应关注新材料、新情境题目的出现。 【例2】 (2011·北京文综,16)“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 (  )。 A.《海国图志》

文档评论(0)

ganqlud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