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言二拍中的“女强男弱”现象.docxVIP

浅析三言二拍中的“女强男弱”现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三言二拍中的“女强男弱”现象

浅析三言二拍中的“女强男弱”现象 摘要:“三言二拍”是明晚时期冯梦龙编著的作品《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以及凌濛初所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五本白话短篇小说集的合称,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经典之作。其中描写恋爱婚姻题材的小说占全书近三分之一的比例,对男女感情、生活的刻画中不乏有对“女强男弱”两性格局的描写。本文将对三言二拍中“女强男弱”现象进行简要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三言二拍;女强男弱;两性对比 正文: 一.“女强男弱”概念的阐释 “女强男弱”是现代学者在研究古代爱情类叙事文学时提出的概念。在古代爱情类叙事文学较有影响的作品中, 较突出、较普遍的一个现象是女主人公比男主人公的形象丰满、动人、突出, 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女强男弱”。①“女强男弱”的概念在学者们研究才子佳人小说的热潮中被进一步发展,在才子和佳人的家庭出身、经济状况、应事能力之间进行强弱的对比,分析现象成因:“在中国古代的礼治文化和专制制度的长期统治下,文人群体积淀成某种集体无意识,这就是依附心态和自卑情结,通常又转化为一种求助意识,……他们需要借助女性的优秀来证明自己的优越地位。……”②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对两性有着不可逾越的角色分配。《诗经·小雅·斯干》中写道:“乃生男子,载寝之床。……乃生女子,载寝之地。”男尊女卑的两性社会格局可见一斑。传统儒家思想贬低女性,董仲舒系统性地提出君臣、父子、夫妻间的绝对领导和绝对服从的角色分配。班昭在《女诫》中提出:“盖女乃坤道,以柔顺为主,卑弱者,女德之先务也。”要求女性柔弱顺从,把女性定位成男性生活的附属品是社会主流观念。 “女强男弱”现象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站在中国正统思想的反面。它塑造出的或才华出众,或刚毅坚决,或能力非凡的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女性的价值。在 “三言二拍”中存在着的“女强男弱”现象并不是个别的特殊情况,它的出现让小说中的部分女性形象更加丰满。 二、三言二拍中的“女强男弱”现象分析 三言二拍中存在着的“女强男弱”的现象,反映在文学作品中进一步具体化,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女性在对爱情的追求上比男性更为大胆,决绝,承担着爱情婚姻的风险和责任,男性则表现出懦弱逃避的一面;女性有超人的本领,较男性更为才华出众,为男性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难题,男性享受功名利禄;女性坚持正面品格的立场较男性坚定,男性多猥琐,懦弱等负面人格。 (一)爱情婚姻中的两性对比 “三言二拍”中大胆追求所爱争取姻缘者,如赵京娘(警卷21)、王娇鸾(警卷34)、速哥失里(初刻卷9)、杨素梅(二刻卷9)、闻蜚娥(二刻卷17)等;还有为追求爱情和心上人私奔或者勇敢献身者,如陈玉兰(喻卷4)、刘素香(喻卷23)、璩秀秀(警卷8)、李莺莺(警卷29)、贺秀娥(醒卷28)、曹氏女(初刻卷12)、陶幼芳(初刻卷23)、罗惜惜(初刻卷29)、马云容(二刻卷29)等。这些女性在两性交往时都表现出了相当的主动性,部分女性爱之热情坚贞远胜男性。本文列举其中“女强男弱”代表性人物:《宿香亭张浩遇李莺莺》中的李莺莺,《吴衙内邻舟赴约》中的曹秀娥。 莺莺与张浩在花园“偶遇”,张浩见莺莺美貌而“神魂飘荡,不能自持”,面对张浩的委婉相约,莺莺大胆直言“妾自幼年慕君清德”,提出“成两姓之好”问张生:“君心还肯从否?” 后二人在老尼慧寂的帮助下私定终生,共赴云雨。暂时分别后张生却“素畏季父赋性刚暴,不敢抗拒,又不敢明言李氏之事”,和孙家小姐结了亲。反而是莺莺,大胆地告诉父母自己“女行已失”,用“此愿若违,含笑自绝”的决绝态度表明心意,不畏世俗成见一纸诉状让官府为自己做主,赢得了自己的婚姻。在这场婚姻争夺战中,张生连说明实情的勇气也没有,更不必说为爱抗争了,莺莺凭女性的勇敢与智慧争取到了最终的胜利。冯梦龙在小说结尾写到:“当年崔氏赖张生,今日张生仗李莺”,两人的强弱之争早已分明。 随父乘船赴任的贺秀娥对才子吴衙内芳心暗许,主动以诗约其晚上在自家船上共度良宵。当两家船开走后,吴措手不及留在贺家船上后,吴衙内吓得暗暗只管叫苦,只会问:“如今怎生是好?”反倒是秀娥还存有理智说:“急也无用。你且安下,再作区处。”又想出一计来让吴藏身。偷情事迹败露后,秀娥勇敢承认身破之事,又借“天遣成配”为自己的爱情据理力争,对于爱情更是坚定不移:“儿与吴衙内誓同生死,各不更改。”反观吴衙内,“听说事露,吓得浑身冷汗直淋,上下牙齿,顷刻就趷蹬蹬的相打” ,看见贺司户夫妇又是“战兢兢爬出来,伏在地上,口称死罪”,一副懦弱之态。两相对比,是女子秀娥承担了爱情中的绝对风险,先为爱献身后争取婚姻,在两性情感中一直保有主动性,支配着男性的行为方式。 (二)应事能力及才华智慧之间的两性对比 “三言二拍”中存在着才智过人,能力超群的女子,她们在小说中承担起男性的角色功能,成为男性成功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