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方志敏烈士的一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方志敏烈士的一生

记方志敏烈士的一生 在江西上饶市弋阳区漆工镇东北方约两里处,有个叫做湖塘村的小村子。它背靠两座矮山,村庄周围长着许多花果树,全村的房屋都被绿荫围裹着。村前是三口鱼塘,鱼塘前面,是一片稻浪滚滚的田地。一条小河,弯弯曲曲地从远处流经这片稻田,从一座石桥下缓缓流向林木深处。就在这个村庄的旁边,面对三口鱼塘住着一户方姓人家。此时,一个刚满十一岁的孩子正坐在石阶上,回想着刚才偶遇的地主雇人抄家的画面,他的心中隐隐燃起一团火焰。而这个孩子,正是生于一八九九年农历七月十六日的孙辈伢俚,方远镇,乳名正鹄,字志敏。而多年之后,正是他率领着同胞,不仅打倒了自己镇子上的地主土豪,还将革命的火种,传遍了整个江西大地。 方志敏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即参加劳动,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从7岁起,在家乡私塾读了四五年书,学习了《三字经》、《百家姓》、《昔时贤文》等启蒙课本,因天资聪颖,深得塾师喜爱。但12岁便辍学辅助家庭务农,童年在家乡度过。17岁时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进入弋阳县立高等小学,接触到地理、历史、政治、艺术等新课程,广泛阅读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方面的书籍,如《天演论》、《法意》、《辟韩》等,对封建专制思想深恶痛绝。方志敏在校期间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并于1917年秋成立九区青年社,以“抱不平、均贫富”为宗旨,积极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参加了无神论和有神论辩论,发动了对政客法亢虎的斗争,公开揭发了大劣绅张念诚的十大罪状。而这个张念诚,不仅曾经在学业上给予了方志敏极大的支持,甚至一度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面对着这个对自己也算有过知遇之恩的人,方志敏却仍毫不手软,其果断、正直的品性可见一斑。 1919年秋,方志敏从弋阳高小毕业后,抱着“学习工业知识,为发达祖国工业尽一片赤子之心”的志愿,考入江西省立南昌甲种工业学校预科学习。在校期间,方志敏任学生自治会负责人,给《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主编邵力子写信谈论对于时事的看法受到邵力子赏识,并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发表第一首散文诗《哭声》。由于学校被亲日派分子把持,方志敏于1921年领导同学们要求改革校政,掀起了驱逐校长的学潮,惊动了整个南昌城。被校方开除后参加江西改造社,并参与编辑《新江西》社刊。出于研读英文版《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需要,于1921年秋考入美国教会主办的九江南伟烈大学。那时,方志敏痴迷于研究社会主义理论,甚至和同学谈话也总是以“社会主义是·······”开头,同学们因此笑话他,并给他起了个外号就叫“社会主义”,方志敏对此却不以为意。而后,方志敏因积极组织和参加九江各界举行反对日本侵略山东的集会游行以及参加“非基督教大同盟”,在1922年又被学校开除。 被学校开除后,方志敏回到家乡待了一小段时间。在此期间,不断有亲戚朋友找到他,向他诉说如今农民受到的压迫如何残酷、剥削统治阶级的生活如何奢靡,那使得方志敏对于共产主义的追求更为坚定,对于改变农民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了。方志敏深知,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要开阔自己的眼界和接受更为先进的思潮,于是在当年7月,方志敏离开九江前往上海,他的革命历程正式拉开了序幕。 抵达上海初期,方志敏住在邵力子家中,担任《民国日报》校对,并在上海大学旁听。1922年8月,经同样来自于江西的赵醒侬介绍,正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时结合自己的经历,方志敏开始创作白话小说《谋事》,在《觉悟》上发表。在上海期间,方志敏终于找到了党组织和中央领导机关,并结识了陈独秀、瞿秋白、恽代英、向警予等著名中共领导人。在党组织的影响下和与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的接触中,方志敏的革命决心更加坚定。同年底,根据组织安排,方志敏离开上海返回江西,准备在江西这片辽阔而淳朴的土地上开展革命工作。 1921年10月,与邵式平等人在南昌创办文化书社,宣传社会主义新思想。1923年1月,与赵醒侬等人在南昌建立了江西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同期建立了江西“民权运动大同盟”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开展反对军阀、争取民主的斗争活动。1924年3月,由赵醒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书写了中国革命的崭新一页。国共合作实现后,方志敏与赵醒侬等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在孙中山北上和逝世以后,方志敏参与领导了国共两党在江西全省发动的两次民众运动,并因势利导地开展建立基层中共党组织工作,引导青年同无政府主义和轻视工农的错误思想作斗争。经过努力,到1926年秋,赣东北各县中共党组织普遍建立起来。 1925年,当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入方志敏的耳中,他对于帝国主义的暴行怒火中烧,而他同时也明白,只有将农民和工人的力量结合起来才是革命的基础。于是为了配合五卅运动,方志敏组织和领导了反对帝国主义惨杀上海工人同盟江西后援会,并去赣东北偏僻县做宣传鼓动工作。为推动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方志敏主动要求搞农民运动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