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人民版 选修一 专题九 第2课 百日维新 学案.docx
学案 百日维新[课标要求] 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一、百日维新1.背景(1)1897年11月,德国军队强占胶州湾,举国愤慨。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历陈民族危机的严重性和维新变法的紧迫性,终于引起了光绪帝的重视。(2)1898年1月,康有为呈送《应诏统筹全局折》,吁请光绪帝实行变法,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2.开端: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3.措施(1)政治方面: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创办报纸,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2)经济方面: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3)军事方面:裁汰绿营,军队改用西法训练。(4)文教方面:废八股,将各省大小书院、祠庙改为兼习中学和西学的学校,创办各种专业学堂以及派人赴日本留学等。4.结束——戊戌政变(1)原因:维新变法的措施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2)准备:变法之初,慈禧太后逼迫光绪帝罢黜支持变法的“帝党”首领翁同龢,控制朝廷的用人大权,并提拔荣禄担任重要职务。(3)经过①1898年9月19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突然返回紫禁城,同时命令荣禄节制的部队向北京、天津集中。②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重新“训政”,将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③囚禁光绪帝后,慈禧太后开始大肆搜捕维新党人。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刘光第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害。(4)影响: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使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拉得更大了。[概念阐释]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的别称。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公元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由于支持新政的光绪皇帝推行速度过快,因此变法被相对保守势力反对,最后演变成为政变,维新派人物被杀,慈禧太后因此获得实权。它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变法失败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仿效西方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名师点拨]维新派变法措施严重触及了守旧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抵制和反对。这些从中央到地方的反对势力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后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社会基础。 [历史认识]维新变法运动是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产物,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产物与要求,是先进的中国人从学习西方器物递进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深化。[重点精讲]准确评价百日维新(1)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2)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3)措施中没有维新派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主张,比实际宣言退步了。深化探究探究点1 百日维新的措施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变法通议》思考(1)材料所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其实质内容是什么?(2)材料中的主张在戊戌变法法令中是怎样体现的?答案 (1)变法最重要的在于变官制。其实质内容就是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改革。(2)准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开办大中小学堂,废除八股等。材料二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戊戌政变记》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答案 (1)说明变法法令中“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得到了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拥护和响应。反映了人们对光绪帝变法维新抱有很大幻想和要求改变君主专制统治的愿望。(2)意义: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探究点2 戊戌变法的失败材料 由于维新变法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社会上反对势力很大。例如废除八股文,使大批读书人通过八股文考取功名、升官发财的梦想破灭,他们自然群起而反对。湖南有个名叫曾廉的举人,甚至上书请求处死康有为和梁启超;一些衙门裁撤后,大批丢了乌纱帽的官员,极端仇视新政,他们或造谣惑众,或上书恫吓,使得京师谣言四起;令旗人自谋生计,更引起不少旗人的强烈不满。这些从中央到地方的反对势力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后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重要社会基础。思考(1)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什么?(2)社会上反对变法势力很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具体表现。(3)这一现象有什么影响?答案 (1)维新变法遭到顽固势力的反对和阻挠。(2)主要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导(学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五 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五 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3.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五 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课件1.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五 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课件3(59张).ppt
- 2016-2017学年人民版 选修一 专题八 第3课 迅速崛起的日本 学案.docx
- 2016-2017学年人民版选修4:第6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克伦威尔 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人民版选修4:第9课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 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 选修一 第一单元 第1课 走向民主政治 学案.docx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作业.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