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太阳物理学.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0年代的太阳物理学

第 1期 中 国 科 学 基 金 9 0年代的太阳物理学 艾国祥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 ) 汲培文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 学部 ) 仁摘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太阳物理学发展的历史 ,介绍了太阳物理研究的主要领域 、现状和难题 , 展望 9 0年代太阳物理学的进展 , 对中国太阳物理学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 一 、 引 言 展望和分析 90 年代的太阳物理学 , 简要 回顾一下太阳物理学的发展是有意义的 。 人类对太 阳的物理认识可粗分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从远古至 1 6 1 1年 , 属于神秘和直觉阶段 。 在此阶段 , 中 国古代对黑子的大量肉眼观测和史书记载 , 曾有过杰出贡献 ; 第二阶段从 1 6 1 1年至第二次世界 大战前后 , 是 以光学望远镜 、 光谱仪和照相技术的发展为主要特征的阶段 , 人类从物理上初步 认识了太阳 ; 第三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 , 人类开始进入全面和深入认识太 阳物理性质 阶段 。 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 了空间与计算机时代 。 太阳物理学由单纯的可见光观测进 入全波段观测 , 射电 、 紫外 、 X 射线 、 了射线 、 各种高能粒子和 电子 、 中子 、 直到中微子探测等手 段均 已被采用 , 并向声频太阳振荡观测发展 。 接收系统由简单的光 电系统发展到二维 C C D 系 统 , 配有强大的图象处理和计算机分析 , 并产生了数值模拟新方法 。 空间和全波段太阳物理研 究的第一高潮期是 60 至 70 年代 , 各式各样可见光波段外的辐射接收装置进入太空 , 从而获得许 多重要发现 , 如各种耀斑辐射和太阳风的发现等 。 但是 , 这些较为简单的 、 低时间和低空间分辨 率的观测设备 已不能适应对太阳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进入 80 年代 , 人们要求有高空间 、 高时 间 、 高灵敏度 的观测设备 。 建造这些设备不仅有技术上的难度 , 且耗资巨大 , 因此新上大项 目不 多 , 而且进展较慢 。 计算机及 C CD 在太阳物理学的应用则突飞猛进 , 在二维像接收和变化的探 测上 , 在数字化处理和大型实验模拟方面都取得许多重要结果 。 我们将依据 90 年代前的总体发 展状况 , 来探讨 90 年代太阳物理学的发展 。 二 、 太阳物理研究现状和难题 1 . 太阳结构 ( 1) 太阳核心结构和中微子问题 由于太阳中微子探测结果比理论预言的中微子值少 1 / 3 (即亏损 ) , 使得现有太阳结构理论 与中微子探测的亏损发生矛盾 , 进一步的探测在进行中 。 1 9 9 0年底的初步结果证实 , 太阳不但 存在高能中微子亏损 , 也存在明显的低能中微子亏损 , 因此对现有的天体物理与粒子物理理论 提出了挑战— 要么修改现有恒星理论模型 , 要么是人们对中微子的认识和理解有问题 。 在理 本文于 1 9 9 2年 5月 3日收到 2 8中 国 科 学 基 金 1 9 9 3年 论上 , 太阳核心结构与 g 模太阳振荡有关 , 如 1 60 分钟等长周期振荡 , 但实测上仍有争论 。 长周 期振荡有待 G O N G (美国全球太阳振荡观测网 )等的观测证实和发现新的 g 模 。 ( 2) 对流层和振荡 现 已发现数以千计的太阳声频振荡模式 , 对振荡频率的测量 , 相对精度达到 1 0 一 ` 。 1 9 9 0年 发表了频率表 , 理论与观测仍有明显差别 。 新一轮的研究将进一步集中于太阳的不透明度效 应 、 状态方程和元素扩散可能性等方面 。 已有大量和高质量的观测资料 , 推动了反演技术的发 展 , 用以探测太阳内部结构 。 在 2/ 3太阳半径之外可精确定出声频振荡的声速 。 核心部分用 p 模 很难研究 , 现普遍采用与外层结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改进 。 用声速反演法获得对流层深度为太 阳半径的 30 % 士 1% , 1 9 90 年统计结果是 28 , 7% 士 0 . 23 % 。 对 p 模转动分裂频率的精确测量导致太阳内部转动研究的重大进展 。 在对流层内 , 发现角 速度几乎与深度无关 , 而纬度变化与表面相同 , 在振荡的磁场效应研究中发现有环向磁场 。 ( 3) 光球层 、 对流和磁场 计算机模拟和理论研究表明 , 光球顶 50 0公里以下存在片状的下降流 , 合并成下沉纤维 , 如 同有等级的树枝一样发展 , 估计有 20 万公里深 。 对米粒对流模拟结果显示 , 把磁场 因素引入米 粒过程后 , 米粒对流有明显变化 : 引入 75 高斯磁场时 , 米粒寿命倍增 , 水平速度减少 , 并出现奇 特和碎片状 , 与观测一致 ; 引入 50 0高斯磁场 , 40 分钟后 , 场集中于米粒间走廊 ; 引入 2万高斯磁 场后 , 对流被抑制 ,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