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fu.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时记趣fu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请注意读准字音。 圈点勾画出你不理解的字词。 读准字音 理解课文 一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三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我常在坑洼不平的土墙边,杂草丛生的花台旁,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与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   于:在。丛杂:多而杂乱。其:代词,相当于“自己的”。使与台齐:就是使之与台齐,宾语“之”代身子,省略。齐,这里是一样高的意思。   四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一天,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我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推开大山,撞倒大树一般地闯了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唉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方:正。出神:精神过度集中而有点发呆。神定:心神安定。驱之别院:即驱之于别院,介词“于”省略。 第二课时 用简练的语言概述2到4小节的内容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能够从这些事情种体会到“童趣”,主要是什么原因?(用书中原句回答) 2、作者把癞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童心”? * * 我要变成…… 幼时记趣 沈复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沈复,生于1763年,卒年不详。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清代散文家。他一生长期做幕僚,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能文善画,著有《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体散文,原书为六卷作者在《浮生六记》中记叙了夫妻间平凡的家居生活和各地浪游的见闻,记叙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愉处与悲苦处两相对照,真切感人,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一些世态人情旧礼教对人们的束缚,以及主人公的坎坷遭遇。文词朴素,情感真挚,前人曾有“幽芳凄绝,读之心醉”的评语,文学气氛颇浓。 走进作者 稚( )   藐( ) 项为之强( ) 怡( )然  唳( ) 凹凸( ) 壑( )   庞( ) 蛤蟆( ) zhì miǎo jiāng yí lì āo tū hè páng há ma 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得清极细小的东西。 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二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夏天蚊群的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心中想像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仰起头来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   第一个“之”代“群鹤舞空”的景象;第二个“之”代“昂首观之”的动作。为 (wèi):介词,表原因,可作“因为”讲。 (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使它冲着烟雾飞叫,(把这种情景)当做青云白鹤图来看,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幼时记趣 观蚊如鹤 神游丛林 驱打蛤蟆 全 文 结 构 第一段,总叙“物外之趣”. 第二段,“物外之趣”一:观蚊如鹤 第三段, “物外之趣”二:神游山林 第四段, “物外之趣”三:鞭打蛤蟆 阅读 探究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