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道嬗递的历史轨迹.pdf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士道嬗递的历史轨迹.pdf

第 22卷第 2期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 3月 JOURNAL OF GUIZHOU uNrCERSrrv(Social Science) V01.22 No.2 Mar.2o03 武士道嬗递的历史轨迹 娄 贵 书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系,贵州 贵阳550001) 摘 要:8、9世纪,适应武士群体战争实践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武士道,12世纪末随着镰仓幕府的建立而成为 制度的道德规范,17世纪经山鹿素行等武士道理论家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又成为信仰的道德规范。19世纪后半 期,由于明治政府的强制推行,武士的道德规范发展为日本全民的道德规范。武士道以利益为杠杆,靠生命来体 现,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精神资源,驱使臣民以统治者的意志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在 日本人 1000多年的历史 创造中,武士道崇尚武勇的“战争之道”和强调忠诚的“献身之道”,逐渐与日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融为一体,沉 淀为日本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对日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利益;战争;武士;战争之道;献身之道 中图分类号:K3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03)02—0076—09 1899年,日本近代著名思想家新渡户稻造“将武士道奉为大和魂,并将它作为日本民族精神向全世界 加以介绍”。1917年,芳贺矢一博士在伦敦日本协会的演讲中声称:“武士道是日本道德的最高形式。”[1】 1984年,相良亨教授也指出:平安末期登场的武士在 日本历史上最先明确提出伦理思想 ,此后,又长期占 据社会精英的位置,成为人们效法的对象。除武士的伦理观外,日本的传统便无从说起。抛开武士,就葬 送了我们传统伦理意识的大半。 美国学者认为:12世纪末叶,武士已成为日本较高文化的主要代表,日 本文化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这个新兴武士阶级的兴趣和价值标准的影响。[3】‘武士体现了或应该体现了 日本的中心价值,事实上武士道的伦理在德川时代已成了国家伦理,至少占有了国家伦理的大部分。”[4 武士代表日本文化遗产中最具持久性的价值,在身着西服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本人精神里,封建的武士 精神仍在起作用。 我国学者也说:武士道至今仍然对 日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有着不忽视的影响和作 用。[ 】 本文拟通过从平安时代主从道德到近代武士道的历史轨迹,揭示武士道因何而来,何以需要以生命来 体现,何以具有超契约、超法律的约束力和不可估量的物质化能量,何以既是杀人与战争之道,又是忠诚与 献身之道。 一 、平安武士道 武士道是武士群体在战争实践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武士产生于8、9世纪,是日 本社会武力争夺土地资源与政治权力的产物。大化改新后,国家在推行土地国有制的同时,又授予官僚、 贵族和神社、寺院一定程度私有性质的位田、职田、赐田和神田、寺田。723年和743年,朝廷颁布“三世一 生法”、“垦田永世私财法”,于是,贵族、官僚、豪强和寺院等乘势抢夺土地,建立庄园。9世纪中叶,不少庄 园已取得不向国家缴纳租税的权力“不输”;10世纪,又取得排除国衙官吏干涉庄园内部事务的权力“不 入”;12世纪,“不输不人权”庄园随处可见。 争夺土地资源之时,中央集权制解体、天皇大权旁落,私人管理国家的政治形态——外戚政治、摄关政 收稿 日期 :2002—12—15 作者简介:娄贵书(1954一),男,贵州贵阳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 76· 治、院厅政治先后登场。8世纪,大化改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臣镰足的后裔藤原氏,首先抢夺天皇权力 , 建立外戚政治。9世纪中叶,藤原氏又在外戚政治的基础上建立起摄关政治,形式上辅佐天皇的摄政、关 白大权在握,视天皇为傀儡。1086年,退位天皇——上皇行使政治决定权的院厅政治取代摄关政治。 庄园兴起后,庄园主与庄民、庄园主与庄园主、庄园主与国衙官吏的矛盾斗争愈演愈烈,而国家又丧失 了解决矛盾斗争的权威和力量。这样,冲突各方便以武力为杀手锏。庄官、有实力的名主等地方豪强,纷 纷组织起以自己一族为骨干的私人武装力量。国司、郡司和遥任国主及其代理人,也以当地富家子弟为主 建立自己的武士组织——郎从、郎党和家子。就连佛教团体也组建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僧兵,比睿山天 台宗延历寺僧人和奈良兴福寺僧人都有相当强大的军队。 9世纪中叶以后,武士已在战争中发展为社会各方公认的军事力量,1O世纪,形成以在乡领主为核心 的地区性军事集团——武士团。在众多武士团首领中,出身皇族的源氏和平氏号召力最大,势力最强。 “11世纪前半期 ,称为‘武者’、‘武士’、‘兵 ’等军事专门家阶层异常活跃,并形成以此为‘家业 ’的‘武勇 之家’、‘兵之家’等家系。”“当时的武士都是精于弓马、骑射、刀术的专门家,‘弓马之士’确实体现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