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溪茶文化详解.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千年茶文化 第一作者: 第二作者: 泉州安溪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故乡,自古就有“闽南茶都”的美誉。安溪产茶几乎与置县同时,已有1000多年历史,其中盛产的乌龙茶早在宋元时期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蜚声中外。安溪是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安溪茶叶生产历史之久、产量之多、制作之巧、质量之高、茶艺之精、饮茶之盛堪称华夏一绝。随着茶业的发展,安溪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安溪茶文化简介 全国6大类74种旅游资源,安溪就拥有6大类41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具有浓郁茶乡特色的安溪文化(茶歌、茶舞、茶艺、茶餐、高甲戏等)和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的茶文化旅游呼之欲出,成为安溪新的经济热点。 安溪还被誉为“茶树良种的宝库”,茶农素有“茶师摇篮”之称。安溪县现有茶园25万亩,既是福建乌龙茶出口基地县,也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现年产茶叶1.5万吨,约占全国乌龙茶产量的1/4,福建省乌龙茶产量的1/3,是全国产茶大县。质量上,安溪“风山”牌特级铁观音连续18年保持国家金质奖荣誉,并成为“国茶”、“贡品茶”。 安溪茶艺是安溪茶文化的精华,带有浓厚的闽南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调,追求清雅,向往和谐,在人与茶的互动中,传递着“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 安溪茶艺 简介 “安溪茶艺”表达的是“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理念。 纯,是茶艺之本。展茶性之纯正,茶人之纯心,茶艺之纯青,化茶友之净纯。 雅,即茶艺之韵。呈沏茶之细致,动作之优美,茶局之典雅,展茶艺之神韵。 礼,为茶艺之德。意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茶农,诚待与茶客,联茶友之情谊。 和,乃茶艺之道。创人际之和睦,人与茶、人与自然之和谐,系心灵之挚爱。 基本理念 (1)白鹤沐浴(洗杯) (2)乌龙入宫(落茶) 表演流程 (3)悬壶高冲(冲茶) (4)春风拂面(刮泡沫) (5)关公巡城(倒茶) (6)韩信点兵(点茶) (7)赏色闻香(看茶) (8)品啜甘露(喝茶) 铁观音的制作过程 安溪铁观音的制作综合了红茶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特点,属于半发酵的品种,采回的鲜叶力求完整,然后进行凉青、晒青和摇青。摇青是制作铁观音的重要工序,通过摇笼旋转,叶片之间产生碰撞,叶片边缘形成擦伤,从而却激活了芽叶内部酶的分解,产生一种独特的香气。就这样转转停停、停停转转,直到茶香自然释放,香气浓郁时进行刹青、揉捻和包揉,茶叶卷缩成颗粒后再进行文火焙干,最后还要经过筛分、拣剔,制成成茶。 1.茶菁:茶菁的采集以茶芽〔心〕伸长叶面开面后,采取它的一心二叶,俗称“开面采”。茶菁的采集在整个制茶过程当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采集茶菁时是不能在下雨天及阴天中采,否则将很难行成甘醇的之味及香气,正铁观音茶只能早上九点采集到下午四点。 2.日光萎凋:日光萎雕也简称〔退菁〕,退菁也就是将采回的茶菁分散摊在阳光下亮晒,使茶叶本身的水份发散,太阳不可太大。 3.浪菁:浪菁是运用浪菁机来破坏茶的叶脉,使茶里的水分不在流失,并使茶里的各种物质大量释出至表面来,之后再将茶菁推置起来形成温暖更适合发酵的状态,铁观音茶要浪菁到叶边出现红边。 4.杀菁:杀菁就是以高温破坏茶中酵素作用,用[炒菁机]将茶菁的菁味炒到消退,茶香浮现,茶需炒到用手大力搓揉茶菁不再出水为止。 5.揉捻、烘焙:铁观音的揉捻是多次反复进行的。初揉约3~4分钟,解块后即行初焙。焙至五、六成干,不粘手时下焙,趁热包揉,运用揉、压、搓、抓、缩等手法,经三揉三焙后,再用50~60℃的文火慢烤,使成品香气敛藏,滋味醇厚,外表色泽油亮,茶条表面凝集有一层白霜。 6.簸拣:慢烤后的茶叶最后经过簸拣,除去梗片、杂质即为成品。 铁观音的功效与作用 1、有助于延缓衰老 2、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 3、有助于预防和抗癌 铁观音茶叶 4、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5、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6、有助于美容护肤 7、有助于醒脑提神 8、有助于利尿解乏 9、有助于降脂助消化 10、有助于护齿明目 清亮的汤色 感德镇—中国茶叶第一镇 感德产茶历史悠久,迄今已有千年。南宋爱国诗人谢枋 得,便是一位与感德茶叶有着深厚渊源的历史人物。南宋 灭亡后,谢枋得不愿在元朝做官,便隐姓埋名,来到感德 槐植等地讲学、劝道,鼓励民众开垦荒地,种植茶叶。为 感谢谢枋得对感德茶叶的贡献,当地茶农尊他为茶王公, 明成化五年(1469年),由槐植村民集资兴建茶王公祠, 塑正顺尊王金身供奉,以此来纪念谢枋得。此后,每年春 季,槐植茶农都会举行隆重的正顺尊王金身巡境活动,祈 求保佑风调雨顺,茶运绵长。 丰收年 感德茶农举行“祈茶福”仪式 仿古祭祀茶王公典礼 铁观音茶王赛 Welcome to Anxi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