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宣传展示活动的策划与实施选编.ppt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宣传展示活动的策划与实施选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宣传展示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为例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郑长铃 2009年10月12日 一、导 言 (一)提出问题 1、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保护工作) 2、为什么要保护?(意义——民族、人类) 3、保护什么?(对象→文化生态) 4、谁来保护?(主体——工作者→全民参与) 5、怎么保护?(方式,方法) 6、保护成什么样?(阶段成果,期待的目标) (二)关键词:“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口头传统及其表现形式,包括作为载体的语言; 表演艺术; 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 传统手工艺。 《公约》中的“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 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 宣传、弘扬、承传、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及其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特定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精神和情感、特有的思维方式、传统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是一个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一个民族深层文化基因的改变,必然带来民族个性的变异和扭曲以及民族特征的弱化甚至消亡。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 技艺大展系列活动缘起 对传统文化,尤其是民族民间文化认识的拨乱反正,逐渐改变民众的认识,从而树立保护意识,逐步形成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最终确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修复传统文化传承链,维护良好的文化生态,重新认识、改善生活方式,重新评估和修正社会发展模式。 主要形式:以传承人技艺的现场演示为 主,展示保护工作成果。 核心理念:生产性方式保护 倡导原则:以保护带动发展,以发展促 进保护 当代社会发展需要重新认识手工生产,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社会延续下来、存续于民间的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与民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振手工,激活民俗”,回归民间,关注民生,才能真正把握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发展的关键,才能延续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脉,真正守住中华民族的家园。 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 技艺大展系列活动的策划 宗旨: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展现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独特魅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促进传统技艺生产性方式保护和产业发展,扩大内需,并营造浓郁的传统节日气氛,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 结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由五个部分构成:(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2)中国传统技艺产品销售订货会;(3)中国传统烹饪和副食加工技艺展演;(4)元宵节民俗踩街活动;(5)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 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的实施 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 技艺大展系列活动评估 (一)充分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有效地促进了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 展览特点:一是采取动静结合,并以动态展示方式为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汇集了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项目133项,有130名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及14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现场展示其精湛技艺,参与这次活动的民间艺人共有1176名,展出异彩纷呈、琳琅满目的珍贵实物共2322件。 二是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特点。这次系列活动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独特优势,通过开展产品销售、订货活动,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积极探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进行生产性保护,为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