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图文详解】陈式行功太极球十八式(一)
2017-03-27?褚亚龙?太极拳
练习太极球应注重时间的选择,适时练功。早晨应面向东方,《黄帝内经》讲,早上5时到10时是阳气上升的阶段,此时练功可吸收阳刚之气;傍晚6时到夜里11时是阳气消沉阴气上升的阶段,此时练功应面向北方。北斗星所在位置为极阴,吸收北斗星之阴气,偷天地之灵机,集阴成刚,化刚为柔,阴阳平衡,可提高身体内部协调,增强功力。
太极球练功十八法动作名称:
⊙1.太极吸球;2.左哪吒探海;3.右哪吒探海;
⊙4.左乾坤套月;5.右乾坤套月;6.霸王举鼎;
⊙7.左韦驮献杵;8.左狮子滚球;9.引蛛入洞;
⊙10.左托千斤;11.珍珠归巢;12.右韦驮献杵;
⊙13.右狮子滚球;14.引蛛入洞;15.右托千斤;
⊙??16.珍珠归巢;17.火蛛斗龙;18.收势。
预备式
在练习太极球之前,应先调整气息,平心静气,身体立正站立,全身放松,头要自然竖直,两眼平视前方,用鼻子自然呼吸,嘴唇闭上,牙齿轻轻合住,舌尖抵上腭,下巴微微内收,含胸塌腰,两手臂自然下垂,两腿自然站立,十趾轻轻抓地(图1)。
屈膝松胯,点左脚尖,提脚向左侧横开一步蹋实,重心在中间,双腿微屈,略比肩宽(图2~4),双手同时按在腹部,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屈膝半蹲(图5~7),两手由右至左圆转9圈,同时移动重心,旋腰转脊,虚实转换(图8、9)。
当手扶腹部往上画圆时吸气,下落时呼气,呼吸均匀细长,每一次吸气横膈肌要随之上提,每一次呼气横膈肌要随之下降,感觉气往丹田走。接着反过来,两手由左至右圆转9圈,呼吸相同,上升吸气,下降呼气,重心虚实转换(图10、11)。
1.太极吸球
经过前面的调息,身体自然站立,平心静气,双眼平视前方,含胸塌腰,球在身前(图12)。屈膝下蹲,腰不可太弯,双手从球的两侧抱球而起,球放在丹田之处(图13~15),半蹲,此时吸气蓄劲,中正不偏,心气下降(图16)。
2.左哪吒探海
接上式,双手抱球,从右至左贴身旋转,旋转9圈(图17~22)。动作缓慢,先小圈后大圈,上升时吸气,下降时呼气,配合腰胯转换重心,动作连贯自然,两脚轻轻抓地,脚心有空盈之感,凝神感觉气随身走,内外合一。
3.右哪吒探海
双手抱球,由左至右圆转9圈(图23~26),感觉腹内有压力,五脏六腑随之按摩。动作同左哪吒探海,双腿虚实转换,内外结合,配合呼吸。刚练时会感觉球重,经过一段练习后会逐渐适应,应坚持练习。
4.左乾坤套月
球在丹田,劲蓄足,长吸气,双手抱球由右至左快速推出(图27、28);球从胸前横转,转腰往左,球收回丹田走缠丝劲(图29、30)。双腿虚实转换,发力时呼气,气息从鼻腔冲出,短促而有力,感觉横膈肌下压,气归丹田,头自然竖直,两眼目视前方,连续旋转9圈。
5.右乾坤套月
接上式,双手抱球,由左至右旋转9圈,劲蓄紧,呼吸配合,旋腰转脊,重心倒换,吸气要长,呼气短促,蓄发互变,感觉丹田随之而动(图31~34)。此时腰会感觉酸疼,这是正常现象,不用担心,只要坚持练习,就会打通经络、增强功力。
6.霸王举鼎
把太极球看作大鼎一般,双手托球,从丹田滚至胸部(图35),蓄劲吸气,屈膝下蹲(图36);双手托球快速举过头顶,呼气(图37、38)。以腰催劲,发劲时双腿快速蹬地,呼气短促有力,下落时球要沿胸滚动落至丹田,按摩内脏,平衡气血,发劲时丹田有向外弹抖的感觉,如此连续9次。
7.左韦驮献杵
接上式,球落至丹田时,提左脚向左前方迈开一大步,球贴丹田,用鼻子吸气,蓄劲,重心在后腿(图39、40)。双手抱球,从丹田快速向左前方推出,后腿快速蹬地,呼气,重心移至前腿,呼气时感觉气往下走落至丹田(图41)。球收回时,重心后倒,虚实转换。呼吸要有声音,“哼哈”二字妙无穷,连发9次。长期练习,会感觉丹田有胀热的感觉,腰后侧会有酸痛感,这是正常感觉,应坚持练习。
8.左狮子滚球
双手抱球在丹田,用鼻子吸气,蓄劲。双手托球,快速向左侧翻转,呼气,加掤劲,同时左膝内扣,手与膝形成合劲(图42~44),发力时腰配合旋转,呼气短促有力干脆,连续9次。长时间练习,两人交手时可用于摔法。
9.引蛛入洞
接上式,球收至丹田,右手托球,左手轻扶,此时提左脚护裆,右腿单腿支撑,五趾轻轻抓地,屈膝松胯,腹部微收,感觉腹内太极球在自然转动,由外及内,静心体会,百会上顶,呼吸自然(图45)。
(未完待续)
觉得文章不错,记得分享给其他拳友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