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表面与界面
固体的界面一般可分为:
1)表面:固体与真空的界面。
2)相界面:相邻相之间的交界面。
3)晶界:相邻两个结晶空间的交界面。
本章内容
1.表面能2.固体表面结构3.表面性质4.晶界
1.1表面能
恒温恒压下形成单位新表面所需要的最大功
减小表面积或减小比表面能
1.1表面能
影响表面能因素: 构成物质粒子间相互作用 杂质的影响 温度
1.2 表面力场
固体表面上的吸引作用,是固体的表面力场和被吸引质点的力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这种相互作用力称为固体表面力。
1.2 表面力场
依性质不同,表面力可分为:
1)化学力
2)分子引力
(1)化学力:本质上是静电力。
吸附剂把电子完全给予吸附物,吸附物变成负离子(如吸附于大多数金属表面上的氧气);
吸附物把电子完全给予吸附剂,变成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正离子(如吸附在钨上的钠蒸气)。
多数情况下吸附是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即在固体吸附剂和吸附物之间共有电子,并且常是不对称。
对于离子晶体,表面主要取决于晶格能和极化作用。
(2)分子引力,也称范德华力
一般是指固体表面与被吸附质点(例如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
主要来源于三种不同效应:
1)定向作用:极性分子(离子)之间。
2)诱导作用: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
3)分散作用:非极性分子之间。
对不同物质,上述三种作用并非均等。对于非极性分子主要是分散作用。
2. 固体的表面及其结构
2.1固体的表面
2.2固体的表面结构
1、理想表面
没有杂质的单晶;
忽略晶体内部周期性势场在晶体表面中断的影响;
忽略表面原子的热运动、热扩散和热缺陷等;
忽略外界对表面的物理化学作用。
理论上的结构完整二维点阵平面。
理想表面结构示意图
2、清洁表面
不存在任何吸附、催化反应、杂质扩散等物理化学效应的表面。
化学组成与体内相同,
周期结构可以不同于体内。
根据表面原子的排列
表面弛豫
表面重构
表面台阶
表面偏聚
弛豫表面示意图
(1)表面弛豫
由于固相的三维周期性在固体表面处突然中断,表面上原子产生的相对于正常位置的上、下位移,称为表面弛豫。
LiF(001)弛豫
表面示意图, · Li 〇 F
d
重构表面示意图
(2)表面重构
重构是指表面原子层在水平方向上的周期性不同于体内,但垂直方向的层间距则与体内相同。
位移型重构缺行型重构
Pt(557)有序原子台阶表面示意图
(3)表面台阶
不是一个平面,有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台阶的表面所组成
(4)表面偏聚
不论表面进行多么严格的清洁处理,总有一些杂质由体内偏析到表面上来,从而使固体表面组成与体内不同。
3、吸附表面
吸附表面有时也称界面。
在清洁表面上:
来自体内扩散到表面的杂质
来自表面周围空间吸附在表面上的质点
2.2 固体的表面结构
1、晶体表面结构
2、粉体表面结构
3、玻璃表面结构
4、固体表面的几何结构
1、晶体表面结构
固体表面处于较高能量状态。
表面质点极化、变形、重排,引起晶格畸变。
不同结构的物质,表面结构状态不同。
威尔等提出晶体表面双电层模型。
表面能减少
NaCl晶体
离子晶体表面的电子云变形和离子重排
表面离子受内部离子作用电子云变形
离子重排
NaCl表面层中Na+向里; Cl-向外移动并形成双电层
晶体内部
晶体表面
0.281nm
0.266nm
0.020nm
1、晶体表面结构
威尔等提出晶体表面双电层模型。
由半径大的负离子与半径小的正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特别是金属氧化物如Al2O3、SiO2等有相应效应。
产生这种变化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离子极化性能。如:表面能PbI2PbF2CaF2。Pb++与I-具有大的极化性能所致。
表面双电层厚度减小,相应的表面能和硬度迅速增加。如用极化性能较小的Ca2+和F-依次置换PbI2中的Pb++和I-离子。
2、粉体表面结构
制备过程中,反复破碎,不断形成新的表面。
表面层离子的极化变形和重排使表面晶格畸变,有序性降低。
粒子微细化,比表面增大,
表面结构的有序程度受到愈来愈强烈的扰乱并不断向颗粒深部扩展
粉体表面结构趋于无定形化
提出两种模型:
粉体表面层是无定形结构;
粉体表面层是粒度极小的微晶结构。
粉体表面层是无定形结构的实验验证:
石英的相变吸热峰面积随SiO2粒度的变化;
粉体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耳内镜微创外科技术PPT幻灯片.pptx VIP
- 肯尼亚建筑市场行业报告.pptx
- 浙江杭州余杭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3.pdf VIP
- 人工胆囊、人工胆囊设备和人工胆囊在胆囊手术中的应用.pdf VIP
- 重力与弹力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胃癌的诊治现状与进展.pptx VIP
- 数控压装压力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docx VIP
- 【课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XX医院职能部门监管手术、麻醉授权管理督导、检查、总结、反馈及持续改进记录表.pdf VIP
- 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接入技术规范及网络拓扑图.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