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名著改编看近十年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变化.docVIP

从文学名著改编看近十年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变化.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文学名著改编看近十年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变化

从文学名著改编看近十年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变化 2010级中文一班,李莉,20101110101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都紧紧扣在了一起,也促使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不断在原理论基础上不断更新变化。文学、美学成为并不远于人的一面,存在于人的本质中,这种着眼于未来社会形态的指向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论重新焕发生命力的历史语境。在文化生产力大发展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前瞻性与批判性可以有效地应对现实的挑战,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政治一体化已成为世界必然发展趋势,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尤其是文化生活。 在创意经济、虚拟经济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的未来社会形态中,人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全面发展的必要性越来越突出,当前文艺呈现多元格局,多种文艺样态并存,特别是文艺与数字化技术相交融生成很多文艺新业态,这不但改写了传统的文艺观念和存在格局,还以其强势和蓬勃的生命力扭转了人们看待文艺的态度,文艺新业态不再是传统文艺形态的延伸,相反,传统文艺形态要在文艺新格局中才获得意义和价值。例如:影视艺术的进步很多都受益于文学艺术,从内容、主题、素材、题材、灵感、技巧等各方面,中外电影中来自文学作品的“改编”占有比较重要的分量,电影艺术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新世纪开始,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如火如荼,掀起一波又一波热浪,2000年推出的20集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红色经典改编之风,此后《突出重围》成为2000年开年大戏;2001年播出《激情燃烧的岁月》、《情深深雨蒙蒙》、《康熙王朝》;随后的《日出》、《雷雨》、《林海雪原》、《红旗谱》、《野火春风斗古城》、《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色·戒》、《家》、《红日》、《赤壁》、《子夜》、《倾城之恋》、《四世同堂》、《保卫延安》,甚至《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新版的制作、近期上映的《白鹿原》等等,这些都是文学的承载体,着实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这种视野的转变也深刻影响了文艺理论研究的转向,马克思主义文论只有在转向中切近文艺现实才能拥有话语权。伴随文艺与生活的交融、社会与文化的互文性,文学的界限不断模糊,文学的界域不断泛化,以什么样的观念来引领文学的发展,在文化凸显的历史语境中显得愈发重要。伴随文艺格局的改写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论以其对人自身的关注在文艺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愈加显示出不竭的生命力。新视野下的文艺新格局及其文学存在方式的变化激活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生命力,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深层思考。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批判性和敞开性又可以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思想资源。就世界发展趋势而言,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围绕文化生产力展开的,经济的就是文化的,文化的就是经济的,像《泰坦尼克号》、《阿凡达》、《哈利波特》、《暮光之城》等既是电影文化精品也是带来巨大市场收益的产品;既是产生广泛影响力的图书,也是处于庞大价值链的中心环节的创意产品。 社会越来越成为文化的文本,文化越来越成为社会的表征。只有被视为社会存在,文艺作品才是现实的,文艺作品的力量取决于多方合力的作用,所以,必须重视对文学生产、文化市场的研究,正确理解文化市场何为。马克思从来没有把文艺从社会中割裂开来理解,而是在社会性的整体内涵中领会文艺的存在。在新的历史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有效性还显现于它对现实的批判上。在大众文化流行的时代,文艺几乎被“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同构原则收编,美在某些美学家视野中和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早已走出自律性审美模式,加入到追逐和欢呼感官欲望和虚拟视像的满足中。审美、艺术依托高技术支撑下的互动愈发相互契合,不但改写了经典审美原则、艺术原则乃至文化格局,甚至已然改写文化与自然的界域。面对文艺为人服务成了为大众娱乐服务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文论要保持清醒的批判意识。盲目排斥否定文艺的大众娱乐功能固然不现实、不明智,但如果就此将其强化为文艺的“唯一”价值,极力排斥和消解其审美,一味追求娱乐至上,显然有偏颇甚至有害。当下文艺在娱乐化、游戏化中所导致的审美精神失落,不仅会造成文艺审美活动的异化,同时也将导致人性本身的异化。它有可能在人的重新发现、人的尊严和价值重新启蒙后,把人再次“物”化、自然化的危险,甚至导致人自身的异化。新的历史语境和变化的文学现实,恰为马克思主义文论焕发生命力提供了现实机遇。在对当下文艺现实的揭示、批判与展望和筹划中,马克思主义文论要重构文化理想和审美观念,为文艺何为树立标尺,培育大众对文艺的敬畏感。 我国影视的事业起步虽晚,但影视改编常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从是否忠实于原著,到增删情节人物的价值和作用,再到人物、景物的造型,细到光线色彩的运用等等,都会受到观众的挑剔、热议。从图书畅销榜可以见出,每当有一部改编的影视作品出现,几乎都会连带产生原著的热销。每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