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第一章第二章精编.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成composition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学时:80 主讲:徐娟燕 第一章 色彩概述 第二章 色彩对比 第三章 色彩调和 第四章 色彩心理  第五章 色彩采集与重构 一、色彩构成的教学目的 二、色彩的物理原理 三、色立体与色彩三要素 四、色彩的混合 一、色彩构成的教学目的 二、色彩的物理原理(转图片) 三、色立体与色彩三要素(转图片) 三、色立体与色彩三要素 ●色立体的作用: (1)色立体相当于一本“配色字典”。每个人都有主观色调,在色彩使用上会局限于某个部分。色立体色谱为你提供了几乎全部色彩体系,它会帮助你丰富色彩词汇,开拓新的色彩思路。 (2)由于各种色彩在色立体中是按一定秩序排列的,色相秩序、纯度秩序、明度秩序都组织得非常严密。它指示着色彩的分类、对比、调和的一些规律。 (3)如果建立一个标准化的色立体谱,这对于色彩的使用和管理将带来很大的方便。只要知道某种色标号,就可在色谱中迅速而正确地找到它。 三、色立体与色彩三要素 ●孟塞尔认为,球体的中心点是所有颜色的自然平衡点,任何通过中心点的直线所联系到的色块都是谐调的颜色 ●孟塞尔认为,构成画面的各种颜色全部混合(或放在转盘上混合),能产生第五级明度的灰色的色彩配合定能和谐,这一论点被多种名画作品的色彩分析所证实。 ●和谐方程式:A面积*明度级数*彩度级数=B面积*明度级数*彩度级数。由此可知,配色中较强的色要缩小面积,较弱的色要扩大面积 ●色立体过于理性化,要避免过分依赖,应挖掘色彩的情感倾向 四、色彩混合(转图片) ●色料三原色(品红、湖蓝、柠蒙黄),色光三原色(大红、中绿、普蓝) ●加色混合:三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白光,混合后明度增加 ●减色混合:三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黑浊色,明度降低 ●空间混合:是人眼内部进行的混合。明度不变 作业一:色彩三属性练习 作24色色相环、明度推移、纯度推移练习 正如平面构成中的变化与统一原则,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也是色彩美学问题的基本前提。 色彩的对比是指色彩之间能被人眼觉察到的差异性。色彩对比的存在是色彩调和的基础。 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基于这样的事实:当我们注视任何一种颜色时,视觉要求其补色出现。如果这种颜色不存在,则眼睛自动将其生成。 色相对比 伊顿称之为最简单的对比,最具魅力,最能打动人。 分为同种色、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中差色、对比色、互补色对比。 三原色对比最强,三间色次之。 单色被黑、白、灰分开时各自可获得饱满的色彩效果。 补色对比和冷暖对比可以获得最强烈的视觉效果,黄紫浪漫、高贵;红绿朴素、通俗;蓝橙热烈、醒目 明度对比 国画是以明度对比作为主要表现手法,“墨分五色”指明度上可以分出很多层次。 画面主调为高调的特征:轻快、温柔、明亮      中调的特征:沉稳、成熟、厚实      低调的特征:压抑、沉闷、黑暗 纯度对比 纯色艳丽、活泼、刺激、易兴奋、易疲劳 灰纯丰满、柔和、沉静 低纯深沉、耐看、易产生审美联想 面积对比:取决于面积差和距离 两个以上颜色以各自的面积出现在画面上时就形成了面积对比关系,面积对比之美表现为色量分布的恰当与否 如红、绿两色以相等面积出现时,得不到完整的统一的色调感,因为整个画面不属于红调又不属于绿调,这种结构是色彩表现艺术的忌讳,缩小一方的面积、或将两色互混穿插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调和效果。 色彩的面积对比决定画面色调的倾向,必须在确定明度、纯度基调前先行确定。 面积对比:取决于面积差和距离 由于面积不同产生的情感影响差异很大,如 1、红色点置于冷色调画布-活泼、点缀 2、扩大面积穿插其他色彩-温暖、喧闹 3、扩大面积-强烈、刺激 色彩面积对比要遵循视觉平衡的丰富性,其大小、分散与集中对控制色彩节奏很重要。 作业二:色彩对比练习 选择一幅图片,分别作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练习,形成6幅图片,并分别注明各自的特点。 具体要求: 色相对比:红调,补色对比;黄调,邻近色对比;蓝调,同种色对比 明度对比:高长调,中中调,低短 * * 色彩构成篇 色彩构成篇 第一章 色彩概述 色彩构成篇 第一章 色彩概述 色彩从古典绘画时期的从属地位向现代抽象表现的转化 研究色彩的科学原理和感性表现,研究色彩的形式美感、心理特征、创新方法,以便将其运用于设计实践。 色彩构成篇 第一章 色彩概述 ●光源 色光的构成 1966年牛顿用三棱镜分出七色光,可见光波波长范围:380-780毫微米 电磁波谱的介绍 光的波长与振幅分别决定色相和明度 ●物体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和透射 物体吸色的原理 ●眼睛 人眼感受色光的原理 人眼的构造 感光的杆体细胞和感色的锥体细胞 色盲的产生 ●光源色、环境色、物体色、固有色 光源色 环境色 物体色 固有色 写实绘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