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2卷 第2期 2006年 2月 财经研究 Journa1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V01.32 No.2 Feb.2006
何种内部治理机制影响了公司权益代理成本*
— — 大股东与董事会治理效率的比较
曾庆生 ,陈信元 (1.上海交通大学 安泰管理学院,上海 200052; 2.上海财经大学 会计与财务研究院,上海 200433)
摘 要:文章采用相对管理费用作为权益代理成本的代理变量,以1999~2002年上 市公司为对象,检验了两种核心的内部治理机制——大股东和董事会对公司经营者代理 问题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独立性在国家控股公司与非国家控股公司之间存在一定 的差异,但对公司权益代理成本几乎没有影响;相反,终极控股权性质对权益代理成本产 生了显著影响,即无论是否考虑董事会独立性的影响,国家控股公司的代理成本显著高于 非国家控股公司;并且,在国家控股公司中,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权益代理成本越 高。此外,文章还发现,国家控股方式影响了公司权益代理成本,国资部门控股公司代理 成本显著高于其他的 国家控股公司 关键词:终极控股权;董事会独立性;权益代理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OOl一9952(2006)02一OlO6—12
一 、引 言
近年来,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成为经验研究的 热点,一些研究通过检验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评价了不同股权性质或 股权结构的代理问题(Xu和Wang,1999;Sun和Tong,2003)。大部分研究 结果表明,国有股或国家股对公司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然而,公司绩效特别 是公司价值,通常衡量的是公司的总代理成本,而总代理成本是公司全部代理 问题的集中反映。在“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下,中国上市公司不仅面临现代 企业普遍存在的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即权益代理问题),而且面临 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国家控股公司甚至可能面I临终极所有者
— — 政府的行政干预。既有的研究表明,我国国家控股公司的控股股东(包括
收稿日期:2005-11-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曾庆生(1974一),男,江西永丰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会计与财务系讲师,博士} 陈信元(1964一),男,浙汀宁波人,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106 ·
曾庆生、陈信元:何种内部治理机制影响了公司权益代理成本
作为终极控制者的政府)代理问题比非国家控股公司严重(李增泉、孙铮、王志 伟,2004;曾庆生、陈信元,2005)。但是,在公司内部,国家控股公司经营者的 代理问题是否也比非国家控股公司严重,即国家控股公司的权益代理成本是 否更高?如果是,那么这种差异是源自于控股股东终极所有权性质本身,还是 源自于董事会结构的差异?在这方面迄今尚缺乏直接的经验证据。本文拟借 鉴 Ang、Cole和Lin(2000)的方法,以管理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作为权益 代理成本的度量指标,检验了终极控股权、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权益代理成本 的关系。
二、文献综述
在新兴的中国证券市场,控股权的所有制性质是否影响公司治理效率问 题不仅倍受市场关注,而且被学术界广泛研究。例如Xu和Wang(1999)、Sun 和Tong(2003)通过检验股权性质或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发现国家股或国 有股对公司绩效产生负面影响。也有一些研究从另外的角度检验了不同控股 权的治理效率。如徐晓东、陈小悦(2003)比较了第一大股东为国家股、国有法 人股和其他股东等三类公司在公司治理、企业业绩方面的差异,发现第一大股 东为国家股的公司盈利能力和公司治理效率都更低,而其他两类公司之间几 乎无显著差异;刘芍佳、孙霈、刘乃全(2003)则发现在国家最终掌控的上市公 司中,国家间接控股、同行同专业的公司控股、整体上市等三类公司的代理效 率损失最少。以上研究都采用公司价值或会计业绩衡量公司治理效率,衡量 的是公司总的代理成本。 然而,中国上市公司面临多重代理问题,从不同层面比较不同类型公司之 间的代理问题差异,将更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李增泉、孙铮、王志伟(2004) 发现国有企业控制的公司的控股股东占用的资金高于非国有企业控制的上市 公司;曾庆生、陈信元(2005)的研究表明,由于行政干预,国家控股公司雇佣了 比非国家控股公司更多的职工,并承担了更高的劳动力成本。换言之,国家控 股上市公司面临更加严重的控股股东侵占和政府干预带来的“外部”代理问 题。但是,很少有论文直接研究上市公司内部人代理成本及其影响因素。 在理论上,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治理的核心,董事会的独立性被认为是决定 董事会治理效率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种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模型的比较研究.pdf
- 3种类型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水体中试比较研究.pdf
- 5个山药品种资源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比较.pdf
- 14种地被植物光能利用特性及耐阴性比较.pdf
- 10种水生植物的氮磷吸收和水质净化能力比较研究.pdf
- 70岁以上病人非体外循环与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较.pdf
-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椭球参数与GRS 80和WGS 84的比较.pdf
- NaCl对玉米和棉花光合作用与渗调节能力影响的比较(简报).pdf
- PEG胁迫下水、陆稻幼苗生长势比较研究.pdf
- PID与模糊控制算法的比较及其改进.pdf
- 互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理论比较.pdf
- 化学沉淀法除磷和生物法除磷的比较.pdf
- 黄瓜花叶病毒亚组I和Ⅱ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与比较.pdf
- 黄山,九华山客流季节分布和国内客源市场比较研究.pdf
-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与天然林养分分布和生物循环比较.pdf
- 蝗总科部分种类16S rDNA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摘要:将自测的我国直翅目蝗总科8科8个种和从互联网GenBank中检索到相关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16SrDNA序列片段进行同源性比较,计算核苷酸使用频率,并构建分子系统树。在获得的480bp的序列中。A+T约占70.7%,G+C为.pdf
- 基于EOS/MODIS数据的NDVI与EVI比较研究.pdf
- 基于台站降水资料对不同空间内插方法的比较.pdf
- 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电流极性比较式方向保护.pdf
- 基于修正的ECM—GARCH模型的动态最优套期保值比率估计及比较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