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校医学创新平台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探讨(唐忠等).-广西电大简介
高校医学创新平台信息化
支撑体系建设探讨(
唐 忠 蔡剑锋 倪 胜
(广西医科大学信息中心 广西南宁 530021)
[摘 要] 文章分析了高校医学创新平台的特性和目前国内外科研信息化支持的现状,设计了高校科研信息化模型,提出了高校医学创新平台信息化支撑体系的总体架构。
[关键词] 创新平台;科研信息化;信息化支撑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1)04-0031-03
作为高校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创新平台近几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高校创新平台建设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创新平台的发展,使高校创新平台的运行和管理更加合理和优化,为高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和高效的动力。在社会信息化大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科研创新平台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高等医科类院校医学科学创新平台及其对信息化支撑的需求特点,并据此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1 高校医学创新平台
高校创新平台是将学科建设、人才建设与科技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充分共享,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交叉的、重要的科研组织和运行模式。由于实现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起有利于发挥高校综合优势的新型科研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高校的创新能力,提高科技竞争实力。
高校创新平台体系,从狭义上讲,是指由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学校自建的研究平台、专业实验室等构成的高效共享的统一体;从广义上讲,还应包括为科学研究提供服务支撑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图书馆、校园网络等。它可以分为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产品创新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四类。从管理规划的角度,高校一般按照校级、省部级、国家级三个层次逐级实施建设创新平台,形成三级平台体系。
高校医学创新平台作为高校创新平台的一种,由于医学研究领域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因而具有区别于其他高校创新平台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医学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实际学科门类众多,因此医学科研创新平台相对复杂;第二,医学科研工作离不开临床医院、卫生防疫机构的支持,因此,高校医学创新平台不仅包括校内的实验室、研究中心,还要包括其附属医院和疾控机构的科研部门;第三,医学科研需要大量的高精尖研究仪器来支撑;第四,医学科研以人为对象,其内容庞大而复杂,因而其支持平台须有相对更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
2 国内外科研管理信息化研究现状
2001年英国政府投入1.2亿英镑启动e-science计划,目标是建立在新一代网络技术和网格基础上的全新科学研究模式,由英国科技办公室负责统一管理,英国研究理事会总会负责协调。目前该计划已经进入第三阶段,重点是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下属的网络基础设施办公室全权负责美国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运行管理,已资助开展多个基础科学项目和技术项目,包括2001年启动的投资5300万美元建设的TeraGrid项目。它40Gps的带宽连接圣地亚哥超级计算中心(SDSC)、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NCSA)、 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和阿贡实验室(ANL)等四个拥有大量计算资源和数据资源的节点,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全面、用于开发科学研究的分布式网络基础设施。
欧盟的科研信息化建设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以欧洲数据网格(EDG)、科研信息化网格(EGEE)和欧洲网格计划(EGI)三个项目为代表。EGEE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多科学网格,欧盟今后将支持欧洲网格向新的互操作、可持续模式转型,开展欧洲网格计划,建立泛欧洲网格基础设施。
此外,澳大利亚启动了超级科学行动计划;日本继续推进国家网格项目的建设;韩国启动了国家e-Science计划;新加坡和泰国等也都在进行自己的Grid项目。在EGEE的支持下,面向欧洲和拉丁美洲的e-Science网格设施EELA也得到长足发展。
国内的科研信息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种网上科研合作中心、数字校园中的科研支持环境和具体学科的科研与教学的网络支撑环境等方面。
中国科学院的“科学数据网格”(Scientific Data Grid)以科学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工作为核心。“十五”末期,中科院已经把高性能计算资源、科学仪器仪表设备等各种资源都集成到网格中。在科学数据网格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科学网格”(China Science Grid)。
2002年启动的中国教育科研网格计划是教育部“十五”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专项计划。中国教育科研网格充分利用中国国家教育科研网CERNET和高校的大量计算资源和信息资源,开放相应的网络服务,供全国范围内的终端访问,实现CERNET环境下资源的有效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瓷砖胶品牌、瓷砖胶缺点、瓷砖胶禁忌.doc VIP
- 《杜邦分析法下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海澜之家为例》7500字.docx VIP
- 2025年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住房公积金政策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150题).docx VIP
- EN 50618-2014 光伏系统用电缆.pdf VIP
- 边坡治理工程(抗滑桩、锚杆、锚索、挡板、冠梁)专项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畜牧兽医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第二版)PPT课件(全).pptx VIP
-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生活中的音乐》全单元教学课件课件.pptx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套教学课件(共486页PPT).pptx
- 欧洲知识点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