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物流空间布局规划与优化方法讲述.pptx

第七章物流空间布局规划与优化方法讲述.pptx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物流空间布局规划与优化方法讲述

第七章 物流空间布局规划与优化方法 学习目标 了解物流网络的测度方法及典型物流网络的结构特征。 掌握物流节点选址常见的优化模型和方法。 第一节 物流节点空间布局概述 物流节点空间布局决策就是通过网络分析,优化确定物流节点的位置和数量,使得物流系统获得合理的运输和库存成本,有效满足客户的需求。 根据所考虑的物流系统大小的不同,可以把物流网络设计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企业内部物流网络设计;另一种是供应链物流网络设计。不管是哪种物流网络设计,其设计步骤通常可以划分为三部分: 物流网络设计的步骤 (1) 第一步要进行网络分析。通过网络分析,确定网络要素和相互的关系,比如工厂的位置、分销地的数量、供应商的数量和位置等。 (2) 第二步是优化设计,采用有关数学模型或者采用其他方法进行优化决策分析。 (3) 第三步是组织实施网络设计。 一、物流节点空间布局分类 选址的对象是什么? 选址的目标区域是怎样的? 选址目标和成本函数是什么? 有什么样的一些约束? 按设施对象划分 按设施的维数划分 按设施的数量划分 按选择的离散程度划分 按目标函数划分 按能力约束划分 物流节点空间布局的主要分类方法 二、物流节点空间布局方法 专家选择法 解析法 模拟计算法 第二节 物流节点空间布局优化模型及方法 一、单个物流节点选址模型 单个物流节点选址是指在规划区域中设置一个物流节点的选址问题。 常见的定性决策模型有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关联分析法等; 常见的定量优化的数学模型有重心法、交叉中值法等。 (一)重心模型 重心模型(亦称为重力模型)是选址问题中最常见的一种模型,可以解决区域直线距离的单个物流节点的选址。 重心法的选址模型 不妨记物流节点P0到服务点的运费为 ,从物流节点P0到服务点j的直线距离总运费为,则有: (7-1) (7-2) (7-3) 数学模型 则物流节点P0选址的重心法模型最优评价函数可以表示为: (7-6) 步骤:1、选取物流节点P0选址位置点的初始解,不妨记为 可以利用重心公式(7-11)和(7-12)计算各物流需求点位置之间的几何重心点 ,将它作为初始物流节点P0选址的地点。重心公式如下: (7-11) (7-12) 2、利用式(7-5)计算与 相应的总运输费用 ; 3、把 代入式(7-3)、(7-9)、(7-10),计算物流节点P0的改善地点 ; (7-9) (7-10) 4、利用式(7-5)计算与 相对应的总运输费用 ; 5、如果 ,说明 是最优解;如果 ,说明计算结果得到改善,并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则返回到第3步,计算再次改善的新地点位置;再把 代入公式(7-3)、(7-9)、(7-10)中,计算物流节点P0的再改善地点 ;如此反复迭代,直到第k(k=1,2...,n)次得到 ,求出最优解 。这时的 即为物流节点P0最佳选址的设置位置,也是最小的总运输费用。 重心法的优缺点 优点:计算简单,数据容易搜集,易于理解。由于通常不需要对物流系统进行整体评估,所以在单一设施定位时应用解析方法简便易行。 缺点:该方法假设运费随距离呈线性变化,而实际生活中运费常常是随距离增大而递减。另外,它没有考虑现实的地理条件,例如选出的最佳配送中心地点可能正好坐落在一个湖的中央。所以解析方法更多的不是用于确定最佳位置,而是用于剔除一些不合适的备选方案。 (二)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特点 各层次中定性描述的因素指标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进行量化处理。 采用多层次多因素评价,较单层次评价更能反映方案的实际特性。 采用实际方案序列与参考序列(理想方案)的综合关联度来判断优劣,方法合理,结论更科学,更符合实际。 不同层次的各因素用权重指标来表示其不同的影响程度,并用判断矩阵来确定权重,能避免主观任意性和不一致性,使评价结果更客观更符合实际。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原理 首先在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多方案的评价系统中确定一个参考方案(理想方案) 运用层次分析法中的比较原理,逐层确定各指标因素间的相对权重。 将各被选方案与参考方案进行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层进行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出各备选方案与参考方案的综合关联度。 根据各被选方案的综合关联度值的大小,来选取最优方案。 3、数学模型 对于一个有m种评价方案,每个评价方案有n种评价指标因素。 I={1,2,3,……,m}为方案集;J={1,2,3,……,n}为指标集; W= 为指标因素的权重向量; = 为参考方案序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