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华语
                    论“华语” 
 
郭 熙 
 
原载《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 年第二期 
 
提  要  围绕着“汉语”有多种名称,人们对此认识不一。目前“华语”这一名称正在崛起。
这一命名既符合命名传统,又有历史基础,更有现实的需求。“华语”使用量上升
不意味着“汉语”会被取代。明确“华语”的内涵对于汉语的传播和国际化具有重
要意义。 
关键词  华语 历史 现状 定义  建议 
 
On “HUAYU” 
Absctract   There are several names for “HANYU” (Chinese), and people often understand 
differently about them. “HUAYU” is the name gaining greater importance at the present.  
“Huayu” can be adequately explained from both the tradition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More 
importantly, we need to use “HAUYU” instead of “HANYU ” on many occasions. The raising use 
of “HUAYU”, however, does not mean the replacement of “HANYU”. To define clearly the name 
of “HUAYU” will contribute to the expans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Key words: HUAYU, History, Present, Definition, Suggestion 
 
一、缘起 
 
《亚洲周刊》2003 年 1 月报道,由于中国综合国力急升,巨大的市场与国际影响力正
引发全球新一波中文热,逾 85 国增设汉语课程,学生近 3 千万人;在中国及全球各地,都
可以感觉到汉语的热度,中文正逐渐跃升为全球仅次于英文的新强势语言。 
上述内容如果在新加坡发表,编辑会把“中文”改为“华语”;如果在中国发表,编辑
会把它改为“汉语”。与之相关的还有“普通话”和“国语”。有学者说,华语就是普通话。
上海一家语言文字工作网站发布了一条关于台湾军方语言问题新闻,其中有这样一句: 
据台湾媒体报道,汤曜明(台湾“国防部长”——引者)说,“普通话是目前大家最
容易听懂的话,对军队要求一致性、团体性这方面,普通话仍是最简单易懂的。” 
我们没有看到台湾媒体的原文,但我们相信汤耀明大概是不会使用“普通话”这个词的,
他用的应该是“国语”。显然是编辑出于某种考虑把“国语”换成“普通话”了。这并非是
孤立现象。汤志祥(2001) 《当代汉语社区词汇的共时状况及其嬗变》出版时也遭到过这样
的改换1。 
“华语、汉语、中文、普通话、国语”真是异名同指,因地而异?本文将由此展开,对
世界华人社会共同语的名称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二、五个名称 
 
先看一下中国几本权威词典对上述 5 个词的解释(仅选与论题有关的义项)。 
                                                        
1 这是汤志祥先生告诉我的。 
 2
1.汉语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下同):汉族的语言,是我国的主要语言。现代
汉语的标准语是普通话。参看“普通话”。 
《应用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下同)汉族的语言,中国的通用语言,是世界
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汉族的语言。我国各民族的族际语言。联合国正式
语文和工作语文之一。也是世界上丰富发达的语言之一,使用人数最多。约 6000 年前汉语
已有文字。在语言谱系分类上属于汉藏语系,同我国境内的藏语、壮语、傣语、侗语、黎语、
彝语、苗语、瑶语等,我国境外的泰语、缅甸语等都是亲属语言。主要方言分为北方话、吴
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语和粤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
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下同):汉族的语言。是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共同交
际语,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联合国正式语文和工作语文之一。汉语历史悠久,
保存了数千年来极为丰富的文献。汉语属汉藏语系,其标准语是普通话。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下同):汉语的标准语是近几百
年来以北方官话为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