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层次及人工基质对着生藻类建群特性的影响.pdfVIP

空间层次及人工基质对着生藻类建群特性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空间层次及人工基质对着生藻类建群特性的影响.pdf

第 36 卷第 15 期 2016 年 8 月 生 共二巳A、 且L芒子 报 Vo1.36 , No.15 Aug. ,2016 ACTA ECOLOGICA SINICA DOI: 10.5846/由.b201501060033 易科浪,代志刚,刘碧云,商庆伟,曾磊,徐栋,贺锋,吴振斌.空间层次及人工基质对着生藻类建群特性的影响.生态学报, 2016 , 36(15): 4864-4872. Yi K L, Dai Z G , Liu B Y, Lin Q W, Zeng L, Xu 0 , He F, Wu Z B.Effects of verticallocation and artificial substrate on colonization of a1gal periphyton.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6 ,36( 15) :4864-4872 空间层次及人工基质对着生藻类建群特性的影晌 易科浪l ,2 ,代志同~ 1 ,刘碧云 1,\商庆伟3 ,曾磊1 ,2 ,徐栋1 ,贺锋1 ,吴振斌l l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2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49 3 河南师范大学,新乡 453∞7 摘要:为全面了解着生藻类在建群中群落变化的生态学特性,揭示着生藻类的建群规律,在以丝状藻类为优势藻的生态塘中,采 用花岗岩和瓷砖为附着材料,设置水体底部和中部为附着位点,进行频次为 10d 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生态塘中共检出 8 门 73 属 117 种着生藻类,其中以硅藻、蓝藻、绿藻为优势类群。同时不同人工基质和不同空间层次条件下着生藻类的建群特征较 一致,早期以单细胞硅藻如舟形藻 ( Naviculαsp. )、脆杆藻 (Fragilaria sp.) 、曲壳藻 (Achnanthe5 sp.) 等为优势,后期以丝状藻类如 黯丝藻(Lyngbya sp.) ,颤藻 ( Oscillatoria sp.) 、伪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 等为优势;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人工基质(花岗岩和瓷 砖)对着生藻类的种类组成、细胞密度、生物量和藻类多样性无显著影响,花岗岩和资砖上附着的着生藻类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但不同的空间层次对着生藻类建群特征影响明显,水体底部具有更多的硅藻种类数,中部具有更多的绿藻,随着建群时间的发 展,蓝藻比例不断增加;就生物量而言,底部的着生藻类叶绿素 a 显著高于水体中部,但两者的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随着建 群过程的发展,水体底部的着生藻类生物量达峰值所需的时间比中部更长。通过相关性分析,生态塘中着生藻类的生长主要受 总磷的影响。 关键词:着生藻类;建群;空间层次;人工基质;影响因子 Effects of vertical location and artificial substrate on colonization of algal periphyton YI Kelang 1 ? 2 , DAI Zhigang 1 , LIU Biyun 1 ? * , LIN Qingwei 3 , ZENG Lei 1 ? 2 , XU Dong 1 , HE Feng 1 , WU Zhenbin 1 1 State Key Laho~创町 0/ Freshωr Ecology αnd Biotechno帕, 1 nstitute 0/ Hydrobiol,哺 , Chinese Academy o/Scienc白 , Wuhan 43∞72 , China 2 University 01 Chinese Academy 01 Sciences , Beijing 10∞49 , China 3 College 01 Li,卢 Sciences ,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7. China Abstract: The colonization of algal periphyton is a complex process in which algae colonize a new habitat and gradually develop into a mature community. Adhering substrates serve as new habitats and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lonization of the periphyton community , but there is no consensus about the colonization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