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陈妍-山东省血液中心
汇报内容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 GB18467-2011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 1.献血者健康检查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 目录(10条) 1.1目的 1.2核对献血者身份 1.3登记献血者身份信息 1.4询问和查询既往献血史 1.5履行告知义务 1.6健康征询 1.7知情同意 1.8一般检查 1.9献血前血液检测 1.10健康检查结论 1.1 目的 按照GB18467《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以下简称《要求》)的规定,对具有献血意向的潜在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做出是否适合献血的结论,保障献血者健康和安全。 1.2 核对献血者身份 将献血者本人相貌与其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核对。有效身份证件包括居民身份证、居民社会保障卡、驾驶证、军(警)官证、士兵证、港澳通行证和台胞证以及外国公民护照等。 1.3 登记献血者身份信息 核查献血者身份无误后,将献血者身份信息录入血液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BMIS),具体录入方式有:1)用身份证识读器读取身份信息并存入BMIS;2)在《献血登记表》手写登记,随后手工录入BMIS,注意核对信息填写和输入的正确性。 1.4 询问和查询既往献血史 询问献血者和查询BMIS有无既往献血史。如献血者曾献血,献血间隔期应符合要求,不处于被暂时或永久屏蔽状态。 1.5 履行告知义务 请献血者仔细阅读、理解献血前须知内容(见《要求》)。 1.6 健康征询 请献血者仔细阅读、理解并如实回答献血前健康征询问题(见《要求》),体检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沟通。 1.7 知情同意 请献血者签名,表明献血者已正确理解献血前须知内容并如实回答献血前健康征询问题,自主、自由地决定是否献血。 1.8 一般检查 按照《要求》规定,对献血者进行一般检查,常规项目包括体重、血压、脉搏等,必要时测量体温。具体检查方法见卫生部《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记录健康检查结果和结论并签名。 1.9 献血前血液检测 在献血前采集献血者血液标本做血液检测。在采集血液标本前应核对献血者身份。检测项目包括血红蛋白(Hb)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血红蛋白检测可采用目测法,如硫酸铜目测法(见附录A)或试纸条比色法,必要时进一步用仪器检测。ALT采用干化学法/速率法记录检测结果和结论并签名。 1.10 健康检查结论 1.10.1 将献血者健康征询、一般检查以及血液检测的结果与《要求》的规定进行对照分析和评价,做出献血者是否符合献血条件的判断并签名。 1.10.2 将健康检查结果和结论与献血者沟通。对于需要永久屏蔽献血的,做好解释工作;对于暂时不适宜献血的,告知不适宜献血的情形解除后,经体检合格可以献血。 1.10.3 引导适合献血的献血者进入血液采集环节。 2.全血采集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 目录(18条) 2.1 献血场所配置 2.2采血人员准备 2.3采血器材准备 2.4献血者身份核对 2.5献血者沟通与评估 2.6静脉及其穿刺路径评估与选择 2.7穿刺部位消毒 2.8静脉穿刺 2.9血液采集和混匀 目录(18条) 2.10采血结束和献血者休息与观察 2.11献血后注意事项的告知 2.12致谢 2.13留取标本 2.14血袋及血液标本标识 2.15热合 2.16血液保存 2.17血液标本处理和保存 2.18献血现场整理 2.1 献血场所配置 献血场所的人员、设施、设备和器具、关键物料的配备按有关 规定执行。 2.2 采血人员准备 2.2.1 心理调适 采血人员调整好心理与情绪,进入献血者服务工作状态,情绪稳定,工作热情,说话和气,态度和蔼,耐心细致。 2.2.2 技术准备 熟悉采血技术操作规程,尤其应注意关键控制点和近期变更的操作步骤。 2.2.3 着装与配饰 采血人员着工作制服,不佩带戒指、手镯(链)等饰物。 2.2.4 手卫生 采血人员保持手卫生,具体操作按照《WS/T313 医 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规定执行。 2.3 采血器材准备 2.3.1 采血器材清单 建立采血器材卡片,列出采血位所需的全部器材。采血人员按卡片准备和核查采血器材的种类和数量。采血器材的数量与预计采血量相适宜。一次性使用物品在有效期内且包装完好。采血器材准备工作应有专人复核。 2.3.2 血袋 1)无破损、无渗漏,无污染,抗凝剂和保养液无变色;2)处于有效期内;3)宜采用具有留样袋的血袋。 2.3.3 标本管 1)带有分离胶用于检测病毒核酸的标本管;2)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以下简称ELISA)、ALT和血型检测的标本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