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件初中文言虚词复习课
文言虚词复习
——之、其、以、而、为、于
教学目标
1、归纳初中阶段重点虚词的基本用法。
2、结合语境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之
1、代词,可代人、事、物,译为“它、他、她(们)”
指示代词 :此、这
“桓侯故使人问之”
(他,代扁鹊)
“操蛇之神闻之”
(它,代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执策而临之”
(它,代指千里马)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结构助词,的)
2、助词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公将鼓之
(凑足音节,不译)
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
3、动词,译为“去、往、到”
吾欲之南海”
(去)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定语后置的标志)
解释句中“之”的用法
? 1.宋何罪之有?
?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3.属予作文以记之
? 4.先天下之忧而忧
? 5.封疆之界,山溪之险
? 6.公将驰之
? 7.公将鼓之
8.二者之为
?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
宾语提前的标志(助词)
到(动词)
这件事(代词)
取独(助词)
的,(助词)
他们,指齐军(代词)
补足音节(助词)
的(助词)
定语后置(助词)
其
1、代词,译为“它、他、她(们),自己”
“味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它们,代橘和枳)
曾其旧制
(它,指岳阳楼)
译为“那,那些”、“其中”、
(自己)
“既克,公问其故”
(其中)
2、语气词,表示推测、反问、期望或命令语气
其如土石何?
(加强反问语气)
“安陵君其许寡人”
(表希望语气)
不若人有其宝
其
1.既出,得其船
2.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3.曾其旧制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5.醉能同其乐
6.其如土石何
7.其真无马邪
他的(代词)
他(代词)
它(代词)
他的(代词)
他们(代词)
(不译,语气词)
难道(语气词)
以
1、介词,译为“用、把、拿、凭、靠、按照、因为”
“以刀劈狼首”
(用)
“可以一战”
(凭借)
(拿)
“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贫者自南海还,以(之)告富者”
(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
虽不能察,必以情
(按照 )
2、连词,译为“用来、以致”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用来,表目的)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致,表结果)
3、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认为)
咨臣以当世之事
以
1.以君之力不能毁山之一毛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以光先帝遗德
4.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 以塞忠谏之路也
7、咨臣以当世之事
8、以示玉人
9、虽不能察,必以情
凭借(介词)
因为(介词)
用(介词)
把(介词)
因为(介词)
以致(连词)
用来(连词)
按照(介词)
拿(介词)
而
1、表转折
-----义不杀少而杀众
(却)
2、表并列
3、表承接
4、表修饰
5、表递进
——“溪深而鱼肥”
(不译)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不译)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地)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而且)
:可是,但是,却
—连词
而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3.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4.野芳发而幽香
? 5.朝而往,暮而归?
? 6.溪深而鱼肥
7.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并且)
(递进)
(承接)
(承接)
(修饰)
(并列)
(转折)
(并列)
(修饰)
据《文苑滑稽录》载,有一考生,作文喜用“而”字,试卷上一“而”接一“而”。考官批曰:“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从今而后,已而已而!”
说说’’而’’的用法
① 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
所” 或“为……所”,译为“被”。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为宫室之美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对于、对,向。
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
②动词:是、做、当作、认为、成为等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此为何若人
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为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酿泉为酒
4.武陵人捕鱼为业
5、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或异二者之为
8、不足为外人道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