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業科学发生的时代背景及历史使命
草业科学发生的时代背景及历史使命
任继周
2008,9,20.兰州
草业科学的内涵
草业科学是研究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科学。涵盖从草地资源到草地农业生产的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全部过程的理论和技术,是大农业科学的一个分支。也称草地农业科学。包含:
※ 草地生态系统的发生与发展
※ 天然草地和栽培草地的建植与管理
※ 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品种改良
※ 草地与草食动物的关系
※ 草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
草业科学是农业的一种特殊形态。
农业系统进化示意图
农业发展的阶段
第1个阶段,农业萌芽于饲养动物和种植牧草,伏羲时代。采集、狩猎以取得生活资料,开始种植牧草、饲养家畜。人类与草地的关系相对和谐。“逐水草而居”。
第2个阶段,人类开始将草地视为一种土地资源,开垦草地,种植农作物,始于神农时代。由于农具比较原始,人类只是小规模开垦居住点附近的草地,对资源的破坏有限。
第3个阶段,封建经济时代,以商鞅“垦草”政策为代表,从垦草造田到 “以粮为纲”政策,长达数千年。
‘
农耕文化走上神坛的第一步
文化生态学的位差效应。较发达的文化具有向欠发达的文化扩张的位差潜势。齐鲁文化首先达到当时的巅峰。
农耕文化由黄河下游向黄土高原西进,代表性事件:秦始皇用客卿商鞅变法,“夫地大而不垦者与无地同…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算地篇)。“农多日,征不繁,业不败,则草必垦矣”(垦令篇)。
完成耕战体制,东出潼关一统天下,形成农民与土地紧密联系的耕战体制。
汉代奠定农耕文化千年基业的第二步
汉承秦制。汉高祖 :“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工商业者子弟“不得士宦为吏”。
社会发展规律难以抑制,汉书食货志“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富人把给皇帝做衣服的料子糊墙壁,皇后做衣领的料子镶鞋面。对皇权形成巨大压力,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政权,在理论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教;在政治上颁布“告缗令”,发动举报‘钱财之不义者’,“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杜周治之,狱少反者”
汉代政治与儒教联盟,奠定农耕文化的格局。
从此工商业一蹶不振,与之联系密切的科学技术失去发展的土壤。
‘以粮为纲’,推向极致的第三步
20世纪中叶新中国诞生,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对农耕文化几乎没有触动。单一谷物生产的格局进一步凝练为‘以粮为纲’。以封闭性粮食自给为首要目标。
指标:农业纲要规定四、五、八的指标。
措施:‘八字宪法’-全是针对植物生产的。
表现形式:‘猪-粮型’农业。养猪为积肥,养牛为耕田,‘猪为六畜之首’,‘一人一猪’,‘一亩一猪’等。畜牧业失去行业地位。
八字宪法
水、肥、土、种、密、保、工、管。
传统耕地农业难以为继
黄土高原7000年前植被茂密、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种植业与畜牧业经过11个阶段8次嬗替,定位于种植业,生态环境恶。江南地区从东晋开始,畲田开发随人类南徙进军川、黔等地区。唐宋以后,移民垦荒加速,生态灾难严重,长江水灾频率从唐代的1次/18年,宋代增加到1次/5 年。荒漠化地区,以2100km2/年的规模发展,比20年前快34%,75%以上的荒漠化潜育面积分布于西部经济落后地区 。
1949年到1989年,新疆、青海、甘肃草地面积分别减少64.8%、61.1%和65.5%,同期家畜数量增加3倍,草地退化、荒漠化加速。人为地割断草地农业各个生产层之间的有机联系,将人与草地的关系互相悖反推进到了极致。
生态破坏,城乡差距拉大,举国忧虑的“三农问题”
第4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草地资源作为生态屏障和畜牧业的生产资料的双重意义,逐步显现。《草原法》(1985颁发,2002修订),2007年农业部主持制定的《我国草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出版,标志草地农业已经逐步进入产业主流,草地农业的意义逐步为社会了解。
草业科学的历史回顾
草业科学与对草地资源认知同步发展,道路曲折:《管子》“地员篇”,“凡草土之道,各有构造,或高或下,各有草土”,春秋时期的‘垦草’ —汉代的‘辟土殖谷曰农’—现代“以粮为纲” —草地农业。
对草的认识的深化
对草地认识的深化
对草业科学认识的深化
从课程到专业
课程:1923年美国Arthur W. Sampson所著《Range and Pasture Management》,70年。中国王栋1946年在前中央大学开设《草原管理学》60年。
专业:1958年在内蒙古农牧学院;1964年甘肃农大。新疆、四川相继成立。1980年后期,全国现有29个专业。
1989“草原科学” 发展为“草业科学”专业。由二级学科升为一级学科,与植物生产、森林资源、环境生态、动物生产、动物医学、水产等6个学科类并列。“草业”作为一个行业,是钱学森1984年首先提出,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