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仿效唐制的變革 濮阳市二高李双俊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濮阳市二高李双俊
日本
徐福东渡的传说
相传公元前210年,徐福领秦始皇的旨意,率领“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携带“五谷子种”,去寻找海中三仙山上的长生不老仙药。出海那天,秦始皇率文武百官赶来为徐福送行,而徐福却率船队东渡到日本定居。那么,徐福东渡是否到了日本?有人认为,徐福东渡确实到了日本,甚至有人提出,徐福到日本后建立了日本王朝,徐福就是神武天皇。
徐福受诏群雕(山东青岛)
日本佐贺县“徐福上陆地”木制标注
日本佐贺县的徐福宫
汉委奴国王金印 中国东汉光武帝赠给日本委奴国王的金印。1784年出土于日本九州福冈县,现藏福冈市美术馆。此印可同中国史书记载相印证,对研究日本古代史和古代中日两国关系史有极大意义。
探究一
历史阶段
社会特点
中国
隋朝
结束分裂局面,再度统一中国;开创了一些影响后世的新制度,
先进
唐朝
国家体制完备,经济发达,文化昌盛,达到封建社会鼎盛时期
日本
公元1世纪
由氏族部落向国家过渡
落后
公元3世纪
大和统一;国家体制不完备导致政局动荡,影响社会发展
吸收中华文明,促进自身发展成为诸多留唐人士的共识
一、遣隋使和遣唐使
1、是什么使得日本派遣使者来
中国成为可能?
条 件:
1)两国同处于东亚,一衣带水。
3)日本自身的努力(为了达到目的不畏艰险的精神)。
2)中国比较先进,具有极大吸引力。
2、日本的遣隋使和遣唐使怀着什
么目的来中国?
学习中国先进文明,促进自身发展。
目 的:
3、过程:
607年第一次派遣隋使;
共派遣隋使4次,派遣唐使19次
4、作用:
1)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2)促进日本社会文化发展
《衔命将还国作》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 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 伏奏违金阙,绯骖去玉津。 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 百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 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哭晁卿衡
——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探究二
日本是如何学习中国文明的?
二、大 化 改 新
2、措施:
2)日本归国留学生的积极推动
1)豪族(中央、地方)与中央政权矛盾尖锐
1、背景:
3、作用:
确立了以天皇为最高统治者的中央集权国家,
实现了一次重大飞跃: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3)改革派建立新政权(最重要)
天皇
太政官
神祗官
宫内省
大藏省
刑部省
兵部省
民部省
治部省
式部省
中务省
二官
八省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三省
六部
租庸调制:
丁男由政府授田百亩,每岁须向政府交纳栗二石或稻三斛,叫「租」,丁男每年须服劳役二十天,闰年加二天,欲免役则一天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吋五分,称为「庸」。每丁随乡所出交纳贡品,蚕乡岁输绫、绢、各二丈及绵三两,非蚕乡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谓之「调」。
措 施
经济
公地公民制
租庸调制
班田收授法
政治
官制
中央官制:
二官八省制
地方官制:
国、郡、县制
制定律令
神化天皇
看看这些措施分别学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
租庸调制
均田制
三省六部制
郡县制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均田制
租庸调制
三省六部制
完备的法律
皇权至上
班田收授法
租庸调制
2官8省
制定律令
神化天皇
成功的原因:
改革适应了社会需要
积极引进了中国先进文化
改革派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日本平城京
唐朝长安城
日
中
日
中
日
中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探究:
材料一: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在日本文化史上称为“唐风时代”。日本文人以读唐诗做汉诗为荣,书法和绘画也多取法唐代。国学中讲授的课程以儒家经典为主。
材料二:大化改新大量吸取了唐代的文化制度,但是日本没有建立宦官制度,也没有吸收中国传统的“易姓革命”的思想。
材料三:日本在7-8世纪利用汉字创造了本国的字母假名
思考:1、当时文化落后的日本对吸收先进的中国文化抱什么态度和方法?2、对正在发展中的中国,你认为可以从日本身上学到什么?
我们向日本学习什么?
日本是我们永远潜在的对手,永远对我们构成巨大威胁。之所以这样说,一是因为日本半岛的特殊自然条件,决定了日本永远具有向外扩张,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强烈欲望。二是因为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和中国大陆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得中国大陆始终是日本向外扩张的重要目标。三是,日本民族的特殊性格,他们的团队精神、忧患意识,始终存在着把自身的扩张欲望变为现实的可能。
主动向外学习的海盗民族在被美国舰队打开大门以后,日本幕府末年曾流行一个口号,叫做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一口号,很可能先是由近代中国人提出来,后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