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指教研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2012年上学期 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潍坊市教科院、县教育局和教研室本学期工作重点,构建课堂教学文化,打造精品数学课堂,努力培养好县级学科带头人及省市级名师。更新数学教育观念,把数学学习看成是学生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形成创新精神。 二、备课设计 1. 发扬教师的合作精神,抓实集体备课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两种思想。”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学教师的集体智慧,围绕课堂教学,通过集体参与,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彼此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进行教学研究和讨论,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整体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坚持个人钻研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在互动提高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安排骨干教师撰写或集体讨论通用学案,更加关注个性化学案的设计。既体现资源共享,又体现个人风格。 2.认真钻研教材,精心上好每一节课 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只有通晓教材的体系,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并把握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才能设计出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所对应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个体差异,对学生作出深入、具体的分析,为本人设计教学案所用;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情况等来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市教科院要求我们开展“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可以说是一种理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正确理解概念、公式等的确切含义,启发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真正把“优质高效”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3.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基础,编写教学案。 编写教学案可采以下步骤:分析研究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创设教学情境、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习题、注重课堂小结、写好教学反思。以“三记三步骤”相结合构建优质高效课堂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复习旧知 预习新知(部分内容) 整体构思: 课前预习——预习笔记 课内探究——学习笔记 突出重难点 知识梳理 情感交流 课后提升——数学日记 复习梳理 (A)课前预习——预习笔记 在学习新课前一天把预习作为家庭作业来完成,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并要求学生预习时要做到下列几点: 1.找找联系。数学课新旧知识间往往存在紧密的联系,预习时对旧的知识加以巩固和记忆,同时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学例题。预习中遇到的例题要好好想一想它与前面的知识有何关系,可以先用以前的知识看看能不能弄通,然后理解每一步怎么得到的。如果不理解,可以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通过积极思考去解决。 3.看看定义或方法。认真读一读定义、方法,把重点画出来,重点加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作出记号,上课时作为听课的重点。 4.做做练习。预习完例题,可以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去做一做课本中的练习。这样能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5.提提疑问。在预习中记下不懂的地方上课时小组解决,或者写出自认为重点难点的地方,当作问题提出来作为上课研究的重点。 6.写写笔记。预习笔记在课前预习中也是很有必要的,预习时要适当做笔记,把预习成果记录下来。 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长方体和正方体和体积》时,可以这样让学生预习: 1.预习与这部分内容有关的知识。 (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2)体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 (以上内容可以说给家长或同学听,并让他们评价签名;也可以写在预习记录本上) 2.预习新知识。 (1)动手动脑收获多。 用12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长方体,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长(cm) 宽(cm) 高(cm) 体积(立方厘米) (2)根据上面摆的过程,观察摆的结果,你有什么重大发现? (3)通过预习你还有什么收获,哪些问题? 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上课直接检查学生预习效果,把书上做一做中找3的倍数的那道题中的数写到黑板上,让学生判断是不是3的倍数。并且又添加了几个位数比较多的数。有很多学生很快就判断出来了,老师让学生说出判断的方法,大多数学生能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出来,当然,仅仅如此是不够的。老师说我对这个方法有些怀疑,你们能不能想办法验证这个方法?于是,学生就举了很多3的倍数的例子。其实老师还想让学生知道,从这么多例子里发现规律,然后再用这种规律去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叫不完全归纳法。在探究规律时有的学生有了新发现,那就是在把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时,3的倍数3、6、9可以不加。在预习的时候学生并没有发现,在探究规律的时候,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有了这样的发现,所以说,光靠预习是不行的,它只能是课前的延伸,课堂教学还是主阵地。 (B)课堂教学——课堂笔记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