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12
广东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 王方方,广东财经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邮政编码:510320,电子信箱:w.ff@;李宁,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邮政编码:510310,电子信箱:lining-0824@。
——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考察
王方方 李宁
内容提要:基于变异系数和对数标准差对广东经济增长的地区不平衡进行考察,引入空间因素运用绝对β收敛方程分析广东经济的收敛特征,结果发现:全时间段不存在全省范围的β收敛,仅存在四大区域俱乐部β收敛;1978-1984年全省范围内不存在β收敛,呈现经济增长发散;1984-2010年存在全省范围的β收敛,同时也存在省内四大区域的俱乐部β收敛。结论说明空间因素在广东区域经济增长收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在研究中加以重视。
关键词:经济增长;β收敛;俱乐部收敛;空间计量
一、引言
威廉姆森著名的倒U型假说认为,在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起飞阶段,往往先出现其内部差距扩大的特征。我国改革开放至今已经三十余年,不少学者对我国地区经济差距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研究结论也不一而同,有的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发散状态(周亚虹,2008),有的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总体弱收敛趋势(赵伟,2005;彭国华,2006)。但更多的研究支持我国经济增长存在俱乐部收敛的结论,并且不同时间段存在不同的收敛特征(蔡眆,2000;沈坤荣,2002;刘夏明,2004;徐现祥,2004;覃成林,2009)。从研究方法上看,大部分学者基于Barro和Sala-I-Martin(1992)的经典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同时也有学者(陈安平,2004;程建,2005;姚波,2005;张鸿武,2006)基于时间序列、面板数据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的方法进行研究。但目前对地区经济收敛的研究文献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全国或东中西三大地带,相对来说分析省域内部经济增长差异的文献较少。实际上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即便同一个省份内部也往往存在着经济增长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在经济发达省份内部往往更加明显。Athar H.et al(1994)认为,中国的区域差异既存在省际差异又存在省内差异,而省内差异又是省际差异的主要原因。
作为改革先行一步的广东,三十余年来经济增长十分迅速,2010年GDP达到45636亿元,人均GDP达到46990元,折合近70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行列。广东已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经济总量第一大省的位置,但是广东省内部也同样面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问题。以广东内部的珠三角、粤西、粤北、粤东四大区域来看,无论GDP、财政收支、投资额、吸收FDI总量等各项指标,珠三角都远远超过其他地区。
孙良媛(2001)选用绝对差异、极值差率、变差异系数、基尼系数等指标分析了广东区域经济的不平衡现象,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启示。罗浩(2005)的泰尔指数分解结果表明,从地区来看对全省总体差距贡献最大的是各区域间差距和珠三角内部差距。陈鸿宇(2008)认为决定广东省区域经济差距较大的主要因素是珠三角与非珠三角两空间单元之间的巨大差距,其次是珠三角内部各城市间的经济差距。彭惜君(2008)通过对2000年广东四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区域总体差距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区域间差距的“马太效应”日益突出,而各区域内部差距变化幅度不明显,全省差距主要来自珠三角内部。胡少东(2008)运用泰尔系数分解方法对广东的经济差距进行分析,认为广东地区经济差距主要表现为珠三角内部差距和珠三角与其他地区间的差距。收敛回归方程的结果认为广东经济总体上并不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现象,但是落后地区(两翼和山区)出现“趋同俱乐部”现象。程玉鸿(2010)指出,2000年以来广东总体上仍呈现非均衡发展,省内各区域之间的差距仍主要表现为珠三角与东、 西两翼和北部山区之间。
但是以往研究广东内部经济增长差异的文献,都是在基于各地市经济发展互相独立的前提下运用经典回归分析进行研究的,这明显与现实情况有出入。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部分学者(陈晓玲,2006;吴玉鸣,2006;林光平,2006;张晓旭,2008;潘文卿,2010;张学良,2010;史修松,2011)加入空间因素对全国经济收敛问题进行研究,得到了更加新颖和稳健的结论。本文拟加入空间因素,对广东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问题进行新的解读。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运用变异系数和对数标准差来分析广东经济增长的σ收敛情况;第三部分纳入空间因素,运用绝对β收敛模型对广东经济增长的β收敛情况进行考察;第四部分为全文结论。
二、广东区域经济增长的σ收敛考察
经济增长的σ收敛指是指各个地区之间的有关经济指标(如人均GDP、人均收入等)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缩小的趋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6-CFD基础及软件应用汇总课件.pptx VIP
- 移动通信职业规划.docx VIP
- 2024年杭州钱塘新区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pdf VIP
- 输日热加工禽肉及其产品动物卫生要求.pdf VIP
- 2025杭州钱塘新区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药物分析与常用组学技术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海丰2022年事业编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三.docx VIP
- 7、美国联邦法典第九卷联邦肉类检验法.doc VIP
- 2024年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docx VIP
- 《荷塘月色》课件25张 .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