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京张铁路”的前世今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条“京张铁路”的前世今生.doc

两条“京张铁路”的前世今生   两条“京张铁路”的前世今生,折射出了当前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高铁化的历史性转变   1905年动工建设、1909年建成通车的京张铁路,终于在2016年11月份完成历史使命,正式关停。取而代之的,是京张高铁。   从100年前时速35公里的京张铁路,到如今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京张高铁,两条“京张铁路”的前世今生,折射的是当前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高铁化的历史性转变。      温情道别“清华园站”   2016年10月中旬,京张铁路出京第一站――清华园站即将关闭的消息传出,这座由詹天佑亲自题写站名的百年老站,离别之际撩起了人们的思绪,怀旧的一篇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蔓延开来。   停运前,清华园站每天经过列车30多对,包括“北京北”开往“八达岭”、“延庆”的市郊S2线,往返“承德”的绿皮车4471/4472次,以及“京包线”、“京通线”上运行的列车,其中十余对停靠清华园站。   从来往车次就能得出,这是一条极慢的火车轨道,通行短途车、绿皮车,承载的是旅客沿途怡然的心境,而非行色匆匆的奔波。也许正是这种“慢情结”,让现代工业碾压下每一天都在上演的告别,多了一丝不舍和留念。   据北京铁路局介绍,京张铁路清华园站关闭前的最后几日,沿途车次旅客迎来高峰,车票早早售罄,告别的意味浓厚。   清华园站的工作人员告诉《?t望东方周刊》,10月下旬以来,陆陆续续有数百人来到清华园站,其中多数是“车迷”,有些人为了拍照留念,甚至专门从外地赶过来。   10月30日9时19分,汽笛鸣响,最后一趟4471次列车缓缓驶入清华园站,一停就是22分钟。   乘客鱼贯涌出,年轻的小情侣、头发花白的老夫妻,挤满了不足5米宽的水泥地站台,四下打量、拍照留念。目光和镜头所及之处,列车员、站房、铁轨、绿皮车厢、“清华园车站”字样等,都是告别的一部分。   一手持小红旗、一手持小绿旗,伫立站台等待列车的到来、离去……清华园站的工作人员说,同样的动作、同样的流程,他们重复了几十年。   年届五十的“老北京”刘庆路,特意带着爱人和孩子赶来车站道别,一家三口在清华园车站的站房前拍了全家福。刘庆路告诉《?t望东方周刊》,几十年来,家族几代人去长城玩,都从清华园站上的火车。   与清华园站产生最多交集的,自然是清华大学。在清华园站站台上,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清华”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清华学生进城去看天安门,要从清华园站乘坐火车到西直门站,再步行至东长安街,耗时大半天。   本刊记者获悉,与清华园站同日关闭的,还有位于北京海淀区的铁路平交道口“五道口”,它将同“公主坟”、“五棵松”一样,走进历史,变成一个承载北京沧桑巨变的专有名词。   见证百年历史变迁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人教版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教科书中,专门描述了当年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艰难过程。   书中写到:詹天佑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909年,京张铁路比计划提早两年全线竣工,途径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张家口,全长201.2公里,是第一条完全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勘测、设计、施工的铁路,也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投入营运的干线铁路。   从时间跨度上看,近百余年来,京张铁路经历了清朝末年、中华民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动荡,最终在新中国迎来绽放,并光荣谢幕,完整地见证、参与了中国现代史发展历程。   有关人士介绍,清末、民国、抗日战争时期,现代人称谓的“京张铁路”曾几经更名、延伸、停工复工、变更服务对象,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下历经沧桑。国共内战时期,尤其是平津战役期间,主战线即沿着铁路一线铺开,当时名称为“平绥铁路”遭到严重破坏、时断时续。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京张铁路才逐步修复扩张,迎来将近70年的绽放时光。   “它是中共领导人踏上新中国首都的起点。”清华园站站长刘凤强说,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由西柏坡迁到北平(今北京),在“清华园站”下车。1949年开国大典,清华园站也曾开设“清华专列”,送清华学子参加典礼。   京张铁路沿途各个车站中,最著名的是青龙桥站,也是被世人称道的“人字形铁路”所在地。旅客途径青龙桥车站时,可以看到一座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