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刈麦白居易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觀刈麦白居易课件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李绅《悯农》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北宋张俞《蚕妇》 * 观刈麦 白居易 写作背景: 《观刈麦》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 这首诗揭露了统治者对农民的横征暴敛,对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lǒng hè dān zhì xié xiǎng zhuó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bǐng bì yàn lì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1.五月人倍忙( ) 2.妇姑荷箪食( ) 3.但惜夏日长( ) 4.左臂悬敝筐( ) 更加 担, 挑着 珍惜 破旧 结合注释,说出大意: 陇 :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惜:珍惜.舍不得浪费。 秉:用手握着。 敝:破。 顾:视,看。 输税:缴纳租税。 曾不:从未。 事:从事。 农桑:农耕和蚕桑。 自学探究,交流展示: 1,本诗着重写了哪两个 场景?请简要概括。 1、农民割麦; 2、贫妇拾麦; 2,两个场景各揭露怎样的 社会现实? 农人挥汗如雨割麦,揭示农民的劳苦。贫妇抱子挎篮拾麦,揭示赋税的繁重 4、用一个字概括作者“观刈麦”的感受?为什么有这种感受? 5、真正应该“愧”的是哪些人? “愧”,对比:“曾不事农桑”, 却“岁晏有余粮”。 对农民的横征暴敛的剥削阶级。 3,全诗哪几句写作者的感受? 概括主题: 这首诗通过描写农民割麦的繁忙景象和贫妇拾麦穗充饥的悲惨遭遇,揭露了中唐时期繁重的赋税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愧疚和对老百姓的同情。 拓展: 表现古代农民生活悲惨的古诗句有哪些?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梅尧臣《陶土》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悯农》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张俞《蚕妇》 *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