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客运专线围岩监控量测作业标准及操作要点.doc

哈大客运专线围岩监控量测作业标准及操作要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大客运专线围岩监控量测作业标准及操作要点.doc

哈大客运专线围岩监控量测作业标准及操作要点 1 隧道洞内观察一般可按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支护地段观察两部分进行,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对已支护地段的观察每天至少应进行一次,主要观察围岩、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观察中发现初期支护恶化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   2 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岩溶发育区段地表和洞身埋置深度较浅地段,其观察内容应包括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地表植被变化等。 ?   3 隧道净空变化、拱顶下沉等必测项目的量测断面间距及测点数量应根据隧道埋深、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大小、开挖方法、支护形式等确定,一般情况下可参照表1的规定进行。各选测项目量测断面的数量,宜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布置,或在每级围岩内选有代表性的断面1~2个,断面上的测试元器件、类型、位置及个数根据需要确定。 ? 表1必测项目量测断面间距和每断面测点数量 ? 围岩级别 断面间距(m) 每断面测点数量 净空变化 拱顶下沉 Ⅴ~Ⅵ 5~10 1~2条基线 1~3点 Ⅳ 10~30 1~2条基线 1点 Ⅲ 30~50 1条基线 1点 ?   注:洞口及浅埋地段断面间距取小值。 ?   4 必测项目,各测点应距开挖面2m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应保证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初读数,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选测项目测点埋设时间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测基点应与洞内或洞外水准基点联测,每15~20d应校核一次。 ?   5 隧道浅埋地段地表下沉测点宜与洞内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测点布置在同一横断面内,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地表下沉监测范围横向应延伸至隧道中线两侧(1~2)(B/2 +H+H0),纵向应在开挖面前后(1~2)(H+H0)(B为隧道开挖宽度,H为隧道开挖高度,H0为隧道埋深)。测点间距宜为2~5m,并应根据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 ?   2 地表下沉监测应在隧道开挖时开始,二次衬砌全部施作完毕,且下沉基本停止时为止; ?   3 地表下沉量测频率应与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频率相同。 ?   6 隧道衬砌沉降缝两侧底板不均匀沉降观测、洞口段与洞口过渡段不均匀沉降观测应尽早开展,并根据沉降速率变化选择监测频率,一般情况下应7~15d进行一次。洞内沉降缝每侧宜布设4个以上观测点;洞口布点视过渡段的情况而定,应根据洞口沉降监测结果确定道床施作时间。 ?   7 各项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15~20d结束。对于高地应力和挤压性围岩,位移没有减小趋势时,应延长量测时间。必测项目监控量测频率见2表。 ? 表2 必测项目监控量测频率表 1 / 1 1 / 1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