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学教学课件 第十一章 细菌与疾病课件.pptVIP

细菌学教学课件 第十一章 细菌与疾病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 绝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SPA可与除IgG3外的IgG分子的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IgG的Fab段与特异性抗原结合,可用于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用于抗原检测 SPA与IgG结合后复合物具有抗吞噬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协同凝集试验 含A蛋白 的金葡菌 结合IgG 的金葡菌 IgG Ag 致病物质 葡萄球菌溶血素 (staphylolysin):Beta-hemolysis 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 肠毒素(enterotoxin) 剥脱性毒素(epidermolytic toxin, exfoliation toxin)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I (TSST-1) 凝固酶(coagulase) 耐热核酸酶 (heat-stable nuclease) 所致疾病 化脓性炎症 局部皮肤:疖、痈、毛囊炎、伤口化脓等 脏器:心内膜炎、脑膜炎 全身:败血症、脓毒血症 毒素性疾病 食物中毒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 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葡萄球菌性肠炎 免疫性 成人对金葡菌感染有强抵抗力。 早期化脓性病灶局限化 白细胞浸润和血浆凝固酶的作用 特异免疫性不强,可再感染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血琼脂平板 凝固酶试验 食物中毒的检测 药敏试验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专性需氧菌 水溶性色素 培养基染成蓝绿色 致病性 条件致病菌 烧伤感染 创伤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气管切开和插管、人工机械辅助通气 尿路感染 留置导尿,内窥镜检查引发 炭疽芽胞杆菌 Bacillus. anthracis 形态与染色 1.0~1.2μm×3.0~5.0μm 革兰染色阳性 杆状,两端平切,竹节状 菌体中央椭圆形芽胞, 不膨出 显微镜下的炭疽细菌胞子 培养特性 需氧 营养要求不高 普通培养基中生长旺盛 明胶培养管 抗原构造 荚膜多肽抗原 菌体多糖抗原 芽胞抗原 炭疽毒素复合物 抵抗力 繁殖体抵抗力与一般细菌相同 芽胞抵抗力强 致病物质 荚膜          炭疽毒素 Anthrax toxin   所致疾病 炭疽 Anthrax 皮肤炭疽 肠炭疽 肺炭疽 免疫性 感染炭疽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防治原则 控制动物炭疽 炭疽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 长期被用作生物武器,提高生物防护措施 治疗首选青霉素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专性需氧菌 水溶性色素 培养基染成蓝绿色 致病性 条件致病菌 烧伤感染 创伤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气管切开和插管、人工机械辅助通气 尿路感染 留置导尿,内窥镜检查引发 谢谢! * * 需氧 营养要求不高 普通培养基中生长旺盛 菌落直径2mm~4mm 灰白色、无光泽、不透明、扁平、边缘不整齐的粗糙型 菌落边缘呈卷发状 明胶培养管 * 荚膜         pOX2编码 炭疽毒素 Anthrax toxin  pOX1编码 保护性抗原(protective antigen,PA) 水肿因子(edema factor,EF) 致死因子(lethal factor,LF) 导致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强,组织水肿,迅速发生休克、DIC,甚至死亡 6、毒 素 1、外毒素 (1)概念:是某些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宿主细胞有毒性的可溶性蛋白质。大多数外毒素在菌体内合成后必须分泌于胞外,故名 “外毒素”。但也有少数外毒素存在于菌体细胞的胞周间隙,只有当菌体细胞裂解后才释放至胞外。 (1) 组成 大多数外毒素由A、B 两种亚单位组成,有多种合成和排列形式。 A B 炭疽毒素 大肠杆菌 肠毒素 百日咳毒素 白喉毒素 霍乱毒素 A亚单位为毒素的活性中心,称活性亚单位,决定毒素的毒性效应。 B亚单位称结合单位,能使毒素分子特异性地结合在宿主易感组织的细胞膜受体上,并协助A亚单位穿过细胞膜。 A、B亚单位单独均无毒性,A亚单位必须在B亚单位的协助下,结合至受体释放到细胞内,才能发挥毒性作用。 类型 细菌 外毒素 疾病 作用机制 症状和体征 神经毒素 破伤风梭菌 痉挛毒素 破伤风 阻断上下神经元间正常抑制性神经冲动传递 骨骼肌强直 肉毒梭菌 肉毒毒素 肉毒中毒 抑制胆碱能运动 神经释放乙酰胆碱 肌肉松弛麻痹 细胞毒素 白喉杆菌 白喉毒素 白喉 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 肾上腺出血心肌损伤、外周神经麻痹 葡萄球菌 表皮剥脱毒素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表皮与真皮脱离 表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