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游阿拉斯加.doc
冬游阿拉斯加
常人眼中,阿拉斯加的冬季万物萧条、白雪茫茫,棕熊尚在冬眠、游轮早已歇业,除了赏极光泡温泉和坐雪橇, 便再也无事可做。然而,当你真正踏上这片广袤的土地,你才会发现它的千姿百态。
阿拉斯加的“两极”:阿留申和北冰洋 迪纳利国家公园和阿拉斯加山脉
窗外,绵延着白令海与太平洋间的串串珍珠――阿留申群岛。飞机开始降落,一条盘山公路蜿蜒在悬崖边,那便是荷兰港(乌纳拉斯卡)了。
乌纳拉斯卡,一听就是俄罗斯的名字。大约在9000 年前, 就有阿留申人在岛上生活。18 世纪中期, 俄罗斯人探险并发现了阿拉斯加,随后在1759 年来到如今的荷兰港并起名Ounalashka,开始在那从事毛皮交易。乌纳拉斯卡又被称为“荷兰港”,据说一艘荷兰船只最早在这个港口下锚,荷兰港也因此得名。不过,当地人还是喜欢把乌纳拉斯卡挂在嘴边。 乌纳拉斯卡市景
虽然俄罗斯在1867 年把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但是他们在岛上的影响仍可以从19 世纪初建造的东正教堂(如今位于市中心的升天大教堂)中看出, 这也是美国最古老的一座俄罗斯十字东正教堂。从教堂背后靠海的马路往东一直走,就到了纪念公园,公园的建设是为了纪念那些在二战中战斗过甚至牺牲了的战士或饱受战乱痛苦的人民。天气虽然阴沉,但街景却也非常漂亮。
日本是另外一个给这片土地留下深远影响的国家。1942 年6 月,日本人发动了阿留申群岛战役并首先空袭了荷兰港,不过由于当地天气恶劣并没有很大战果,随后日本军队占领了更西端的阿图岛和基斯卡岛。岛上随处可见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修建的小碉堡, 在南水道大桥附近还能看到当年美国海军的151 潜艇基地。 乌纳拉斯卡海边的一只白头海雕
岛上还有一个阿留申二战国家历史区,位于机场北面,由于该片土地属于Ounalashka 公司所有,所以要去的话,还得先到大阿留申饭店后面的Ounalashka 公司购买一个人每天6 美金的土地使用许可证。
从纪念公园往回走,忽然前方如雪片纷飞,仔细一看,哪是雪呀,分明是鸟的羽毛。抬起头才发现,屋顶上一只白头海雕在享用自己的美食。弱肉强食, 适者生存,虽然残忍却也是千古不变的定律。这儿的白头海雕多得出奇,几乎每一座路灯上都停着一两只,在屋顶和湖边也时常可见。冬天虽然阴冷雨雪多, 但却是观白头海雕和候鸟的好季节。 北冰洋畔世界之巅的鲸骨
步行来到南水道大桥上,西面的金字塔山今天终于露出了峰顶,不过有着壮美火山湖的马库申火山依然不见真容。沿着桥的北岸往里走到不需要许可证的尽头,一只白头海雕在海边嬉戏。“扑棱棱……”几只野鸭子展翅而飞,乌纳拉斯卡也是阿拉斯加野鸭的热门地。岸边,堆满了捕帝王蟹的笼子,似乎在提醒人们,这儿就是美国最大的渔港。
离开荷兰港,搭乘Ravn 航空公司的飞机在费尔班克斯经停后转乘阿拉斯加航空班机,前往北冰洋畔的巴罗。
巴罗,濒临北冰洋波弗特和楚科奇海,是阿拉斯加也是美国最北端的城市,小城北面的巴罗角算是美国最北端了。这儿大部分的居民为因纽特人,所以保持着捕鲸的习俗。每年春秋两季, 多达几十支的捕鲸队伍出海捕杀弓头鲸,6 月份还会举行捕鲸节。每当鲸肉等切割分配完毕,当地人会把鲸骨拉至远离城市的北冰洋上,以防北极熊光临居民区造成意外。 珍娜温泉度假村极光冰博物馆
睡了个懒觉,来到北冰洋畔时,恰好赶上日出。巴罗的地标之一,就是北冰洋畔的鲸骨拱门,这个拱门离世界之巅饭店并不远。初升的太阳照在冰面上,金灿灿的。
天亮了,吃完早饭打算去美国极北之地:巴罗点。由于暴风雪阻断了通往巴罗点的公路,在Ilisagvik 学院附近开始就只能徒步踏雪前往美国极北之点。下榻的机场旅馆主人安德鲁夫妇告诉我,昨天有人在学院附近看见北冰洋上的一头北极熊,劝我如果计划去巴罗点一定要请个当地向导。可是哪找因纽特人啊? 理查森公路边的极光闪耀在天边
想了想,还是冒个险自己徒步前往。从积雪阻断的路面到波弗特海边的巴罗点差不多有10 公里的距离,在零下30℃左右的气温下行走,算是不小的考验和挑战。在北冰洋畔,经常可以看到捕鲸季过后遗弃的鲸骨。来到巴罗点, 站在这极北之地出神地望着浩瀚的北冰洋,可惜没有看到任何北极熊的踪迹。 珍娜的幸福时光
1905 年8 月5 日,金矿工人罗伯特和托马斯兄弟在费尔班克斯以东约90公里的上珍娜河谷发现了温泉泉眼, 仅仅过了几年,珍娜温泉便成为费尔班克斯居民休闲的胜地。如今,占地近1.8 平方公里的珍娜温泉度假村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尤其是中日游客来此泡温泉、赏极光。 基奈河畔,雪山连绵
冬季的费尔班克斯是世界上最好的观赏极光的城市之一,只要你连续住3 晚,就有八成以上的机会可以看到极光。能否看到极光,除了强度以外, 还和天气晴朗与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