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出门远行.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七岁出门远行.doc

十七岁出门远行   我十七岁那年夏天,在家乡的粮油购销公司里,找了个临时性的活计:验质、过磅,有时也打打算盘。父亲是这家乡镇企业的负责人,为扩大销路常下鄂南。我几次流露出想一同前往的愿望,他都说我年纪太轻,阅历亦浅,鄂南山路难行,他和母亲很难放心。   而鄂南,这“莲叶何田田”的地域,对生长在长江以北的许多人而言,虽幻想殷勤,却无缘探看。我也是。从父辈口中获得的间接经验,总有些类似于“纸上谈兵”,免不了心生遗憾。美梦不圆,我继续央求父亲。他终于捱不过我孩子气的固执,答应带我押运粮食,到鄂南的蒲圻、通山和咸宁走上一回。   那是个天气放晴的日子,蝉声如织,好心情宜于远行。两辆“老解放”马力十足,过桥,过江,把大片田畴和村庄抛在后面。一小时后我们就进入了鄂南地界――陆水河首先在望了,这是条流经鄂南的支流,有一座小镇因它得名。说来不免事无巨细,陆水河在我心中留下情结,竟是一样“进口”之物:孩提时,校园里,村巷间,只要一听到吆喝:陆水年糕,香香甜甜??!眼跟着就热了。乡间传说:古楚国选妃,陆水河边程家女儿入选,回乡省亲时凝香玉脂遗落于水里。传闻或许缺乏根据,谁又详究虚实呢?这就有了陆水佳酿的声誉雀起。远道而来的江北客,持杯问盏,饮美丽传说之灵气,更添了一份品酒的韵味。有趣的是,鄂南虽天远地偏,酒文化在这里却别有洞天。农闲时节,鄂南汉子一边大碗赛酒,一边喜话桑麻。仿佛受了酒的浸染,他们的脸庞经常是红润润的,嗓音“高八度”,乍听像吵架斗气,其实是碰面打招呼。鄂南在地理意义上属于江南,但这里一般民众的性格却极直爽,不同于江南的其他地方。在江浙一带,我们看到的江南人,是呢喃软语的,精细有余,粗放却显不足。   鄂南是民歌之乡。采茶调、山歌长在山野间。像中国众多民歌集结地一样,歌唱恋爱自由,祝福恋爱美满的情歌是鄂南民歌中最能动人心弦并且久唱不衰的部分。在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就义的九宫山,我饶有兴趣地听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民歌对唱。至今记得一首《黑灯歌》的片段,其中就有“夜黑/狗叫/细伢细女出了村/哟嗬嗬哟嗬嗬/棒子莫打有情人”这样满含爱怜的歌词。我想,一定有许多不为人广知的鄂南民歌,在鄂南的丘陵、山地和河湖上自生自长――当地人自然是有幸了。鄂南又是培养诗人的地方,我读高中时就久慕徐鲁、饶庆年等青年诗人的盛名,他们得鄂南山水的灵秀,让遍布山野的芍药、栀子花、二月兰开放在诗歌中――也从一个角度证明了鄂南还是绚丽多姿的花的故乡。对赏花我一向是门外汉,但听健谈的鄂南人如数家珍,印象是颇有些深刻的。   运粮车在前行,抵达鄂南著名茶乡羊楼洞时,已经暮色四合。这座位于蒲圻县境内的丘陵小镇,在夕照的映衬下,红土地显得格外迷人。我们在一家“仙客来”酒楼吃晚饭,刚落座,服务员就忙着沏茶、递烟。父亲告诉我,这儿餐馆通经商之道,招揽客人有方,酒后送茶叶给外地客人已成惯例。酒毕,酒楼老板果然以几小包羊楼洞特产绿茶相赠,我们自然皆大欢喜,预约再来,以后的几餐饭,我们都吃在这家馆子里。羊楼洞镇依山而建,通往茶叶市场的街道用石板砌成,摆摊设店的多是年轻女子,快言快语中不乏热情、干练。我尽兴逛到收购站的门前,被人力车、手扶拖拉机的长龙阵牵住了视线:卖茶叶的人流中,很多衣衫单薄的少女尤显惹眼。江北父老云:娶个江南女,莫愁没吃穿――看来是名副其实了。在我的家乡,手巧心灵的鄂南女子借地办厂,编织手工艺品,做一手漂亮衣裳,人见人夸,顾客盈门。在红火生意的同时,也起到了为江北传经送宝的作用。这些鄂南女子在江北的增多,为喜欢给自家女儿“上课”的江北老人,提供了再好不过的“范文”:学着点,看看江南女怎么干。手脚嫌慢的江北姐妹听了,面红耳赤,还真能往心里去。   车埠、通城、崇阳……鄂南风光无限。当我们来到鄂南首府温泉时,正赶上了桂花节的盛大庆典。倾城皆动,丹桂城里载歌载舞。方志记载,咸宁地区大面积植桂始于明宪宗成化年间,至今越五百年。桂乡花农广种勤耕,以六十万株桂树数十万斤花食,把鄂南装扮成了桂花的王国。挤在络绎不绝的赏花人群里,满眼是流光溢彩的惊奇。名人诗句所云“寂寞嫦娥舒广袖,吴刚捧出桂花酒”――这鹅黄色的花,竟能在天上开放、制成佳酿,为仙女解除忧愁,当然是玄思异想了;而在人间,却实实在在地遍布在鄂南大地上。鄂南的夜,风儿轻荡,一轮皓月临空,在这样桂香齐放千百树的夜晚,我想,连嫦娥也不会感到孤寂的。我看见了,月光的步履正在桂花丛中巡视,轻若游丝,还捎来了天上仙女的问候。是护花的使者吧。而我,也的的确确地爱上了鄂南的山山水水。 3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