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螺钿镜鉴赏.doc
唐代螺钿镜鉴赏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历代铜镜的铸造在不断发展中推陈出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其中有一类铜镜以其特殊的工艺和装饰的富丽豪华而引人注目,它就是螺钿镜。“螺”是螺贝类的总称,“钿”则是钿装的意思,“螺钿”即指将螺贝的外壳加工成平板状,再切割成各种花纹、图形,然后嵌入器物表面的一种工艺。考古发现,螺钿早在商周时期即已出现,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出土的一件漆器上面的彩绘兽面凤鸟纹,就采用了螺钿工艺。
螺钿工艺在唐代达到高峰,铜镜的漆背螺钿更是这一时期工艺的瑰宝。它是将螺贝外壳雕刻成的各种图案按照设计要求黏贴于素镜背面,然后髹漆、研磨,最后再在螺钿上毛雕花纹。漆地为黑色,螺钿为白色,在黑白反差中投射出诱人的光彩和华丽。有的为了使螺钿镜更加美观,在螺钿物象之间的漆地上填以青、绿、黄、赤、白的螺贝壳屑和细碎玉石,愈加显得五彩斑斓,如霞似锦。
螺钿镜始创于中唐前期,风靡于盛唐。考古发现和传世的螺钿镜绝大多数是盛唐时期的作品。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元气大伤,国祚日渐衰微,社会经济遭受很大破坏,再也无力支撑当日的那种奢华。迫于如此状况,朝廷遂对包括螺钿镜在内的奢侈品严加禁止。至五代以后,螺钿镜基本绝迹。
据初步统计,目前发现的唐代螺钿镜至少有18面,其中收藏品11面,出土品7面。而11面收藏品均在海外。考古发现的7面螺钿镜皆出自玄宗至德宗时期长安和洛阳的墓葬中。
螺钿人物花鸟纹镜(图1)
1955年河南洛阳涧西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墓出土,是国内藏镜中最为精致的一面,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该镜直径23.9厘米,圆形,恻钮,素缘微卷。钮左右装饰两位高士坐于地毯上,左边一人弹拨阮咸,右坐者手持酒盅,面前一鼎一壶,相对弹饮。背后立一侍女,双手捧盒。白鹤随乐曲翩然起舞,池内岸边的小鸟驻足聆听。钮上方有株枝干粗壮、花繁叶茂的花树,树梢似银盘,树下一猫蹲坐憩息,两侧各一振翅翘尾的鹦鹉,满地落花缤纷,一派鸟语花香、温馨祥和的气氛。而图案的立意则有《高逸图》的意境:“枕明月而弹琴,望清风而缓酌”,以高士的闲情逸致和恬静的风景暗合文人意趣。此镜不仅装饰华丽,用料亦很考究。据考证,贝板为南海所产的夜光贝,花蕊系用云南一带的琥珀镶嵌而成,底纹敷以西亚的青金石碎粉,充分体现了唐朝文化的包容性。这面螺钿镜技法娴熟,构图满而不塞,纹样细部刻划入微,加之螺片本身光泽莹润,艺术效果十分突出,是唐镜中难得的精品。
螺钿云龙纹镜(图2)
1957年河南陕县后川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墓出土,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盘龙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唐镜题材之一,在唐诗中多有描写,如李白《代美人愁镜》:“美人赠此盘龙之宝镜,烛我金镂之罗衣。”孟浩然《同张明府清镜叹》:“妾有盘龙镜,清光常昼发。”盘龙图案不仅广泛表现于其他铜镜,也被装饰在螺钿镜上。该镜直径22厘米,镜背主题纹饰为一蛟龙,龙首衔钮,身躯弯曲而上,前肢一伸一曲,二后肢与龙首相交。龙的周围饰有云纹,使之有腾云驾雾之感。龙的鳞、角、嘴、鼻、须、爪等施以非常精细的毛雕。龙体健壮,盘旋飞腾,体现了盛唐雄风。
在螺片中嵌琥珀、玳瑁或绿松石而形成的多色螺钿镜,在唐代螺钿镜中别具一格。2001年西安曲江新区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墓即出土两面这样的螺钿镜(图3、4)。
螺钿花鸟纹八出葵花镜(图3)
直径25厘米,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八出葵花形,半球形钮,钮面及镜背髹漆,嵌以蚌片磨制的图案。钮面为六瓣花形,内区为8组小宝相花图案,外区为4对展翅鸳鸯,间以4组较大的宝相花图案;周围均镶嵌细小绿松石片,绚丽多彩,精致华美。
螺钿宝相花六出葵花镜(图4)
直径7.1厘米,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六出葵花形,半球形钮,亦作镜背髹漆并嵌以蚌片磨制的图案。内区为六瓣花形,外区为6组宝相花图案,周围嵌以细小的绿松石片。宝相花是一种传统的装饰纹样,唐代尤为盛行。它是将莲花进行艺术处理,变成一种具有象征吉祥意义的装饰图案。莲花乃佛教圣门之花,佛像多盘坐于莲花之上。唐代佛教盛行,作为代表佛教净土的莲花被用于各种器物的装饰图案中,铜镜也不例外。
在流失海外的11面唐螺钿镜中,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藏1面八出葵花形螺钿花鸟镜,其余10面均在日本。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收藏螺钿镜9面,为遣唐使从中国携回,并为历代天皇所珍藏。镜形有圆形和八出葵花形,体量较大,装饰主要为花鸟图案。
螺钿莲花八出葵花镜(图5)
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藏。直径27.4厘米,圆钮,莲珠纹钮座。内区饰花蕾、莲叶纹,外区为四朵大莲枝,中间为盛开的花瓣以及繁茂的枝叶、蔓生的花蕾。整个纹饰由玉石、青金石、贝壳、琥珀组成,色彩艳丽,具有极强的装饰性。
螺钿花鸟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