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军械所名称的由来doc.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庆军械所名称的由来doc

安庆内军械所名称的由来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 湘军攻占安庆后,两江总督曾国藩即在此着手筹建机器局,并派人访募技术人员。江苏巡抚薛焕访求得常州金匮人徐寿、华衡芳送至安庆,委以幕客身份,筹建机器局。同时由督筹洋炸泡,蔡国祥督造轮船.这个机器局即安庆内军械所,设在安庆城外,为何有个内字?完全聘用中国人自己用手工方式制造洋枪洋炮,供湘军内部使用之意这就是“内”字的含义,, 也是现代意义的一个兵工厂,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节,它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图为安庆军械所旧址碑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的封建统治。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除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外,还有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等,共计24个;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它成立时买轮船3艘,到1877年收买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拥有轮船30多艘,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从19世纪70年代中斯,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提出十年内建成几支海军的倡义。舰船主要向英德两国购买,部分船只由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建造。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为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还举办了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些新式学堂,培养翻译人材、军事人材和科技人材;又先派几批留学生出国深造。 30余年的洋务运动遭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阻挠,顽固派也通过各种渠道破坏洋务运动,最根本的是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这使得它最后走向了失败.后来的甲午中日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一百多年过去了,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已经遗迹难寻。安庆人民为纪念曾国藩而修建的“曾公祠”也早已不复存在。但由曾国藩在安庆所开创、并以徐寿、华衡芳等杰出科学家、实干家所代表的中国近代造船业和军事工业的事业,虽然历尽曲折的道路,却已经迈进了世界先进的行列,并必将永世长存。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