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肺病科 肺痿病(肺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docVIP

17 肺病科 肺痿病(肺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7 肺病科 肺痿病(肺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肺痿病(肺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肺痿病是临床表现为气短喘憋、和(或)胸闷,动则加重,干咳少痰或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的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美国胸科学会(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ATS)、欧洲呼吸学会(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ERS) 、日本呼吸学会( Japanese Respiratory Society,JRS) 和拉丁美洲胸科学会( Latin American Thoracic)2011年3月共同颁布的《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 a.排除其他已知原因导致的间质性肺疾病(ILD) (如,环境和职业导致的肺病,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ILD,和药物性肺病等)。 b.在没有外科肺活检资料条件下,胸部HRCT呈现典型的UIP表现。 c.有外科肺活检资料条件下,胸部HRCT和病理均符合UIP表现。 (二)证候诊断 1.燥热伤肺证:气短喘憋,和(或)胸闷,动则加重,干咳无痰,或痰少难咯,或痰中带血,咳嗽剧烈,阵咳,咳甚胸痛,口鼻咽干,可伴有发热、恶寒。舌尖红,苔少或薄黄,脉细略数。 2.痰热壅肺证:气短喘憋,和(或)胸闷,动则加重,呼吸急促,咳嗽痰多,白粘痰不易咯出,或咯吐黄痰,心烦口苦,身热汗出,大便秘结。舌红苔白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3.气虚血瘀证:气短喘憋,和(或)胸闷干咳无痰,心慌乏力,口唇爪甲紫暗,肌肤甲错,杵状指,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沉细或涩。 4.肺肾不足、气阴两虚证: 气短喘憋,和(或)胸闷,动则加重,干咳无痰或少痰,气怯声低,神疲乏力,汗出恶风,腰膝酸软,形瘦便溏,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燥热伤肺证 治法:清肺润燥,宣肺止咳 推荐方药:桑杏汤加减。桑叶、杏仁、沙参、淡豆豉、梨皮、浙贝母、麦冬、炙杷叶、天花粉、炙紫菀、五味子、蝉衣、百部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含中药注射剂)。 2.痰热壅肺证 治法: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推荐方药:清肺化痰方加减。黄芩、鱼腥草、金荞麦、栝楼、半夏、海浮石、桑白皮、炙紫菀、杏仁、麦冬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含中药注射剂)。 3.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散瘀 推荐方药:补肺活血方加减。西洋参、三七粉、山萸肉、五味子、紫菀、麦冬、白果、红景天、炙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含中药注射剂)。 4.肺肾不足、气阴两虚 治法:调补肺肾,养阴益气 推荐方药:调补肺肾方加减。党参、仙灵脾、补骨脂、山茱萸、云苓、生熟地、赤芍、紫菀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含中药注射剂)。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1.中药穴位贴敷:平衡阴阳、调护表里。适用于易感冒、咳嗽频繁的患者。推荐穴位:肺俞、膏肓俞、膈俞、天突等。 2.艾灸疗法: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适用于阳气不足,阴寒内盛的患者。推荐穴位:肺俞、膏肓俞、大椎、足三里、气海等。 (三)护理调摄要点 1.积极治疗肺部咳喘等疾患,防止其向肺痿病转变。 2.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以利肺气恢复。 3.饮食宜清淡,忌寒凉油腻;居处要清洁,避免烟尘刺激。 4.加强体育锻炼,提供机体免疫力。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证参考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稳定:证候积分下降10%。 有效:证候积分下降30%。 2.西医疗效评价标准:参考文献:《呼吸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何权瀛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年);刘文峰,史利卿.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指标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2,19(6):30-33. (1)圣乔治问卷评分: 稳定:评分下降10%。 有效:评分下降30%。 (2)6分钟步行试验: 稳定:提高10%。 有效:提高30%。 (3)呼吸困难评级: 稳定:维持原评级。 有效:下降1级。 (4)胸部CT、肺功能+弥散功能: 稳定:符合以下2项以上条件 A.TLC(肺总量)或VC(潮气量) 变化10%或变化200ml; B.单次呼吸法一氧化碳弥散(DLco)变化15%或变化3ml/(min?mmHG); C.在心肺运动试验中氧饱和度(SaO2)或肺泡- 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无变化(SaO2变化4%,P(A-a)O2变化4mmHg,或0.53kPa)。 有效:胸部CT或高分辨CT(HRCT)肺部病变减轻;符合以下2条以上的生理功能改善指标: A.TLC(肺总量)或VC(潮气量)增加≥10%(或至少增加≥200ml); B.单次呼吸法一氧化碳弥散(DLco)增加≥15%,或至少增加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