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天津卷,解析版).doc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天津卷,解析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天津卷,解析版)

PAGE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天津卷,解析版) 2014·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图1 北京西山地形剖面示意图 1.图1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1.A [解析] 北京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根据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的规律,山地东南侧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因此年降水量由多到少依次为甲、乙、丙、丁,故A项正确。 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 2.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种板栗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A [解析] 由题干可知,板栗喜光、喜暖,因此应布局在向阳坡,图中甲处在向阳坡,阳光充足,气温较高,适合板栗生长,故A项正确。乙、丙、丁处在背阴坡,光热不足,且丙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不利于板栗生长,故B、C、D错误。 2014·天津卷读图2,回答3~4题。 图2 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3.在图2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3.D [解析] 根据风向的判断规律,风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可以判断,5月6日14时,北京吹东南风,5月7日02时,北京吹东北风,故D项正确。台北在5月6日14时吹东北风,5月7日02时也是吹东北风,风向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上海在5月6日14时吹偏南风,5月7日02时也是吹偏南风,风向没有改变,故B项错误。首尔在5月6日14时吹西南风,5月7日02时吹偏南风,风向变化不大,故C项错误。 4.在图2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是(  )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水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 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 D.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 4.B [解析] 图中所示的月份是5月份,此时正值华北地区春耕时节以及冬小麦生长旺盛季节,对水需求量大。从雨带移动规律看,春季雨带还在华南地区,正在逐步北进???而华北尚未进入雨季。水源短缺,容易造成旱灾,对农业生产不利,故B项正确。华北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春季增温快,蒸发量较大,春季华北尚未进入雨季,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但这些并不一定会造成旱灾,故A、C项错误。植被的多少对旱灾的影响较小,故D项错误。 2014·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5~6题。 图3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图3 某商城的位置示意图 5.同学们经考察认识到,最利于该商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 A.靠近铁路、公路,货运成本低 B.位于大城市之间,顾客来源广 C.接近城市边缘,土地成本较低 D.远离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优良 5.B [解析] 大型商城要求有大量的消费人口,该商城位于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之间,依靠便利的城际铁路和公路可以把大量的消费人口吸引到该商城,顾客来源广,故B项正确。 6.同学们针对如何新建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己见,其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 A.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B.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 C.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 D.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 6.C [解析] 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故C项正确。增加商城数量、扩大商城规模均不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故A、B项错误。商城靠近景点会把大量消费人口引入景区,造成景区环境破坏,不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故D项错误。 2014·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7~9题。 图4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 图4 7.经考证发现,近30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陆后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海岸的(  ) A.地貌形态 B.泥沙沉积量 C.河网密度 D.抗侵蚀能力 7.B [解析] 由题干可知,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因此泥沙沉积量的多少会影响海岸线的变化,只有泥沙沉积量多于泥沙沉降量,海岸线才会向海洋推进,故B项正确。海岸线变化受地貌形态、河网密度影响不大,故A、C项错误。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抗侵蚀能力相同,故D项错误。 8.为了减轻未来可能发生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应主要考虑(  ) A.震级 B.震中距 C.烈度 D.震源深度 8.C [解析] 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建筑物等影响的强弱程度。一个地区的烈度,与该次地震的震级、震源深度、震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