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内容: 了解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及分类 植物的根部营养和根外营养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因素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 重点: 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因素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 (三)养分的跨膜吸收 养分通过自由空间,到达原生质膜后,穿过该膜的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液泡等)进入细胞内,参与各项代谢活动,养分的跨膜吸收有两种方式。 1、被动吸收:(passive transport): 指离子顺着电化学势梯度进行的扩散运动,其特点是: (1)无选择性和竞争性 (2)不需消耗能量(与代谢无关) (3)顺电化学势梯度(浓度梯度) (4)吸收速率与细胞内外的养分浓度线性相关 2、植物的形态学差异对养分吸收的影响 植物根、茎及叶的形态特征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根系发达(根系特点、根密度、长度、直径、表面积,根尖和根毛数目等)、叶片形状、大小及位置有利于光合作用,茎中微管数多有利于养分的吸收。 3、植物根际及其营养作用 根际分泌物: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性 根际微生物:影响根系生长、特性、根际养分有效性、影响根系养分的吸收 根际pH和Eh:影响养分有效性 4、植物的生长发育阶段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类似S形,前期少,随后逐渐增加,到成熟期又减少。 5、植物的生理生化特性 根的阳离子交换量(CEC) 根的氧化还原能力 6、酶活性 7、植物激素和植物毒素 (三)水分 (1)影响养分的迁移(质流和扩散) (2)加速矿质养分的溶解和有机养分的矿化 (3)水分过多会引起养分的流失 (4)影响土壤通气和根系生长,从而间接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二、植物营养的一般性(共性)和特殊性 (一)一般性(共性) 1、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16种营养元素 2、植物吸收养分有阶段性和连续性 (二)特殊性(个性) 1、各种作物及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对必需营养元素吸收的数量和比例不同。 2、同种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期所需要的养分种类和数量后差别,有些作物还需要特殊的营养元素。如:水稻必需硅,豆科作物需钴,甜菜、盐类作物需钠,有的作物喜铵,有的喜硝。 四、植物不同生育期的营养特性 (一)、植物营养期:植物根系从介质中吸收养分的整个时期。 (二)植物营养临界期(critical period of plant nutrition) 指某种养分缺乏、过多和比例不当对作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时期。 在临界期,作物对某种养分的需求绝对数量虽然不多,但很迫切,若因某种养分缺乏、过多或比例不当而受到损失,即使在以后该养分供应正常也很难弥补。 (三)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maximum efficiency stage of plant nutrition) 指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时期,某种养分能够发挥最大增产效能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作物对某种养分的需求量和吸收量都是最多的,肥料效应最高。 一般作物最大效率期在生长旺盛期和形成产量的时期。如:玉米氮素营养最大效率期一般在喇叭口期至抽雄初期;小麦在拔节至抽穗期;油菜在花期。 (二)、最小养分律 1843年李比西在《化学在农业和植物生理学上的应用》第二版中提出。 1、含义: 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所限制,当一种必需的养分缺乏或不足,其它养分含量虽多,作物也不能正常生长。 李比西用木桶图解来解释最小养分律 2、限制因子律 1905年英国Black man把最小养分律扩大到养分以外的生态因子,这就是限制因子律。作物的产量受各种生态因子中最低因子的影响,任何一个生态因子不足,都可成为影响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三)意义: 帮我们发现生产上限制作物生长的主要矛 盾。 (三)、报酬递减律和米采列希学说 1、报酬递减律:18世纪经济学家提出 从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逐渐减少。 2、米采列希学说 作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符合报酬递减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增加,但单位施肥量的增产效应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 (四)、因子综合作用律 1、对作物产量有影响的因子 环境因子(水、养分、温度、空气、湿度光照等)和不可预测的因子(冰雹、台风、暴雨、病虫害等) 2、基本内容 作物产量形成是诸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 中必然有一个起主导的限制因子,在一定程度上产 量受主导因子的制约,为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 和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不仅要重视肥料之间的 配合施用,而且要使施肥措施与其它农业技术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