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案11《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地点:高一年级办公室
备课人:唐淑琴
教学目标:
1、了解特写新闻的特点,培养速读短新闻、筛选出有用信息的能力。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领土的思想品质,激发其民族自信
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二、简介文题与体裁
1、 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
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②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③“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
2、本文是一篇通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它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绘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3、复习新闻知识
①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②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1、when:何时 2、 where:何地 3、who:何人
4、 what:何事 5、 why:何因6、how:何果
③消息的特点:
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2〉短:消息要求短。3〉快:时效性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④消息的结构
标题(正标、副标题) ;
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三、生字词
旗帜(qí zhì) 掩映(yǎn yìng) 瞩目(zhǔ mù)
展拓(zhǎn tuò)冉冉升起(rǎn rǎn ) 凝重(níng )
四、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香港回归的影音资料。 2、本篇报道分导语、主体、结语三部分:? 导语(第1自然段):交代“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查尔斯和彭定康撤离香港的使命,香港即将回归中国。作用:点题、揭示文章主旨。? 主体(第2-10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 结语(第11自然段):为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历史做了小结。(附带讲解新闻的一般知识) 3、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4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 场景一:6月30日下午4:30,末代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 场景二:晚6:15,添马舰东面广场英国举行告别仪式。? 场景三:7月1日子夜,中英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场景四:0:40,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离开。 五、再读课文,研讨问题:? 1、文章的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中心,新闻标题更是如此。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含义???? (1)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 (2)“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2、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说说课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在写港督府告别仪式中,就引入一些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欧洲药典-凡例翻译.doc
- 塔吊上人通道搭设施工方案.doc VIP
- XX乡镇网格员队伍考核实施办法.docx VIP
-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docx VIP
- (高清版)B-T 16422.3-2022 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pdf VIP
- T_CI 478-2024 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定量风险评估规范.pdf
- 衢州景琦机械有限公司年产40万只法兰生产自动化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VIP
- 2024青海电工证题库电工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 2025兴业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DLT 820.1-2020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测技术规程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