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翻译2015年第4目录与摘要中国翻译2015年第4期目录与摘要
2015年第4期
来源: 中国译协网
2015年第4期
目 录
理论研究
译事的语言学外层结构问题
——走在由“得法”经“得体”而“得宜”的路上 阎佩衡 5
元认知理论与交传口译的实证研究 王建华 13
再次解读Patronage 卢志宏 19
译史纵横
五四时期的西诗汉译 文珊、王东风 24
美国生态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 马军红32
英语视域下的中国女性文化建构与认同
——中国新时期女性小说的译介研究 吴赟38
翻译教学
翻译思辨能力发展特征研究
——以MTI翻译理论与实务课程为例 刘和平、王茜45
信息化背景下协作共享翻译教学模式探讨 温建平51
学术访谈
“眼光只盯着自己,那怎么走向世界?”
——贾平凹先生访谈录 高方、贾平凹 55
书刊评介
互联网时代的翻译模式拓展
——《翻译与网络本地化》述评 王少爽、王华树59
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的新里程
——《翻译质量评估:过去和现在》评述 李菁、王烟朦63
行业研究
全球化视域下的本地化特征研究 崔启亮66
“互联网+”时代的语言服务变革 唐智芳、于洋72
翻译评论
文化外译受众意识的样本分析
——以《中国文化读本》英译为例 陈小慰76
迟子健作品生态思想的跨文化传播
——《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述评 吕晓菲、戴桂玉83
学术争鸣
文化输出与文化自省
——从中国文学外推工作说起 张南峰88
业界视点
塑新时代口译精英,筑跨文化交流之桥
——第四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纪实报道 李旭94
应用翻译理论创新与翻译教育:思考与对策
——第六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综述 车明明95
实践探索
《萨迦格言》英译译本印象研究 李正栓、解倩98
人称指示语语用功能与口译策略研究 张易凡、许明武、张其帆104
基于语料库的《道德经》两译本的翻译风格研究 赵颖110
“任性”翻译 何其任性
——兼谈“另类”汉语新词英译 叶小宝114
·自学之友·
英译汉:America and Britain at odds over how to deal with China
陈小全译117
翻译导读:英美报刊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 陈小全118
汉译英:时间(沈从文) 蔡力坚译121
翻译导读:经典概念的翻译 蔡力坚123
·词语选译·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汉英表述摘编 126
英文摘要 128
信息广角
本刊稿约(82)本刊邮购信息(87)会讯(103)
2015年国际翻译日主题(109)
中文摘要
译事的语言学外层结构问题
——走在由“得法”经“得体”而“得宜”的路上
阎佩衡 西北民族大学
摘要:文章经结构与语义三维关系演绎关注了译作结局的问题,并试图通过一个外层结构的建立来兑现这个结局。先出入于I-语言与E-语言之间,认定乔姆斯基的I-语言属于既不涉及语言使用也不涉及言语所指的逻辑句法范畴,不能同本质上属于语用范畴的E-语言—SL和TL直接相关;再斟酌于内说与外拓说之外,敲定译事是一个“由‘言内’经‘言外’而‘言后’”的动态行为,而意义的翻译则是一个“由‘指事’经‘行事’而‘成事’”的行为曲线;终演绎于意义与结构的关系之后,断定在言语活动中,乃是意义决定结构而不是结构决定意义。结论是:正如言内意义和言外意义需要在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关照下兑现其理解之得法及其表达之得体一样,言后意义需要在外层结构的监察中实现译作结局之得宜,否则译作的高下就会徘徊于仁者与智者之间而莫衷一是。
关键词:言内意义- 表层结构;言外意义- 深层结构;言后意义-外层结构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3X(2015)04-0005-08
元认知理论与交传口译的实证研究
王建华 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元认知即认知上再认知,强调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交传口译教学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体验性特点适合元认知理论在其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元认知交替传译教学的实验研究发现:经过一个半月的元认知教学,实验组学生在译前准备,口译过程中的听力和理解水平以及口译课后的流畅性表达评估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