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老父传篇目导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城老父传篇目导读

《東城老父傳》篇目導讀 葉景文 篇目閱讀:(19)周紹良,〈《東城老父傳》箋證〉-《紹良文集》北京古籍出版社。 (20)陳寅恪,〈讀《東城老父傳》〉-《陳寅恪先生論文集》民63,台北,三人行出版社。 ………………………………………………………………………………………………….. 壹、《東城老父傳》文章大意 一、記述賈昌身世及其自小聰明伶俐、技藝超群的特殊稟賦,並說明唐玄宗嗜愛鬥雞的作為和影響。 二、賈昌因善於養雞、鬥雞,深得玄宗寵幸。 三、安史之亂爆發,賈昌隱姓埋名,棲身佛寺。 四、賈昌向作者陳述他對時局的看法。 貳、〈《東城老父傳》箋證〉與〈讀《東城老父傳》〉二篇文章差異 一、周紹良〈《東城老父傳》箋證〉:對於傳中之人物、典故、事件詳加考證,說明緣由,亦點出文中訛誤之處。 二、陳寅恪〈讀《東城老父傳》〉:除了釐清作者為何人,另舉二事釋證。 參、〈《東城老父傳》箋證〉與〈讀《東城老父傳》〉重點摘要 一、關於本文作者: 1、陳寅恪:作者為陳鴻祖。理由:《太平廣記》題為陳鴻,殆因傳寫者習知〈長恨歌傳〉撰人 為陳鴻之故。 2、周紹良:作者為陳鴻(洪)祖,《宋史》、《太平廣記》俱題為陳鴻,可能是根據同一個錯誤 底本而來。(p548-549) 二、文章釋疑: 1、「中宮幕士」:中宮是指皇后,即韋后,依據唐代宿衛制度,皇后應無專用侍衛,可見中宗無能,韋后當權。(p549) 2、長刀:即儀刀。(p551) 3、「詔徙家東雲龍門」:賈忠已屬屯衛,不得隨意外出,又為便於宿衛退值,故舉家遷於東雲龍 門可見唐代宿衛士兵是和家屬同住的。(p551) 4、春日鬥雞是中國古老相傳的民間風俗,大約以寒食、清明這段時間為主。唐代宮中養鬥雞,並不始於玄宗,很早已前就有,而民間好養鬥雞的風氣雖然不是從玄宗開始,但皇帝的喜好仍有影響。(p552-554) 5、「得子禮奉尸歸葬雍州」:唐代對於官員喪葬是給人夫的,以賈忠而論,不過一衛士,尚不能視為官員,不符給喪葬人夫的資格,這裡是說明其特殊待遇。「縣官」:是指縣中官費。(p557-558) 6、「謹於心」:相較於當時一些供奉官的驕悍,作《傳》者對賈昌是肯定的。(p570-571) 7、「以千金購昌長安、洛陽市」:大概安祿山也曾刻意追求玄宗的娛樂享受。(p574) 8、賈昌以什麼關係博得皇太子資助,傳中未提及,但賈昌當時並非名僧,可見他有特殊奧援。(p578) 9、周紹良、陳寅恪:平民衣白,士兵衣黑,「見白衫者不滿百」在說明士兵之多。 三、考證: 1、「景龍四年」即「唐隆元年」、「景雲元年」:其年六月,中宗死,改元唐隆,韋氏死,睿宗即位,改元景雲。(p550) 2、「玄宗入大明宮」:疑是「太極宮」之誤。(p550) 3、「兩宮間」:應是壽宮、桂宮之間,非大明宮與興慶宮。(p553) 4、「貧者弄假雞」:不是因為家貧才弄假雞。假雞即木雞,弄木雞的作用是為教導鬥雞,「教以自然,誘之不懼,希漸染而能化,將枯槁而是喻。」當時鬥雞之風盛行,所以出現用木雞訓練鬥雞的專門行業。(p555) 5、「護雞坊中謁者」:即管理雞坊的內謁者,並非正式官職。(p556) 6、會玄宗於「溫泉」:此處溫泉應是汝州廣成湯,非驪山溫泉,「三月」可能是「十月」之誤。(p558) 7、「雕翠金華冠」:華冠,是技藝供奉專用,所以賈昌鬥雞也戴冠。「雕翠」可能是「鷸羽」之訛。「袖」字也可能是衍文。(p562) 8、「角觝」就是摔跤;「跳劍」就是踩著高蹺,手裡弄劍;「尋橦」就是緣竿,是由女藝人或兒童爬在竿上做各種表演的雜技,攀上滑下,直舞倒懸,這種表演不止危險,且學成不易;「蹴球」即踢球;「踏繩」猶今之走鋼絲;「舞於竿顛」是一種在百尺竿上表演的雜技,後來文宗即位,惡其太險傷神,遂不復作。(p562-570) 9、「十四載,胡羯陷洛,潼關不守」:安祿山攻陷洛陽(755)和潼關失守(751)是兩年的事,傳文一齊放在天寶十四年是不對的。(p571-572) 10、「復出長安南門」:即長安外城的東南一門,即啟夏門。(p575) 11、「資聖寺」:一寺而占兩坊(平康與勝業)之間,可知其規模之大。(p575-576) 12、關於「立陀羅尼石幢」一句,上下應有闕文。(p577) 13、「影堂」,安置死者遺影的地方,唐代僧人死後建立影堂的很多。周紹良先生評:「這也是一種藉死人來賺積錢財的辦法」。唐代僧人置田收租、建屋出賃,都是經營的方式。(p578-579) 14、「見哥舒翰之鎮涼州」:天寶六年任河西節度使者為安思順,哥舒翰為隴右節度使,而隴右節度使在鄯州,河西節度使治在涼州,故哥舒翰似不應在涼州,傳文當有誤。(p583) 15、「城出白龍」似應作「城龍駒島」。「??嶺」是「赤嶺」之訛。(p584) 16、「河」州燉煌道歲屯田可能為「沙」州燉煌道歲屯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