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诺族农业祭祀礼仪及其变迁研究,.pdf
第二十七卷第一期 2012年 1月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Vo1.27 N0.1 Jan.2012
基诺 族 农 业祭祀 礼 仪 及 其 变 迁研 究
朱映 占 施 敏 (1.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1;2.中共楚雄州委党校,云南 楚雄 675000)
摘 要:基诺族在以 “刀耕火种”为主,采集、狩猎为辅的传统农业体系中,发展出了一套完 整的农业祭祀礼仪,其涉及了从备耕到收获的各个阶段。农业祭祀礼仪除表达 了人们祈求丰收的愿 望之外 ,还调整和重新安排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促进了社会的整合;同时在仪式举行的过程中也完 成了社会成员的社会化。从传统来看,基诺族在这些生产活动的仪式性表达中,呈现出 自己的宇宙 观和价值观,明确了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也通过这些仪式传承了农业生产知识,加强了群体 认 同 ,维 系了社会 的存在与发展。然而 ,随着社会大环境 的改变 ,基 诺族 的农业及 其祭 祀礼仪 也发 生了巨大变迁 。 关键词:基诺族 ;农业祭祀礼仪;变迁 中图分 类号 :K892.378 文章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406 (2012)01 —0056 —05
生活在西双版纳傣族 自治州的基诺族 , 是中国西南众多民族 当中人 口比较少的一 个少数民族 ,但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 却也形成了具有 自身特色的民族文化类型。 这种民族文化类型从大的方面看 ,归属于 农耕文化的范畴,而具体来看则表现为山 地刀耕火种农业文化体系。当然 ,这种文 化体系也正好处于 日本学者佐佐木高明所 说的 “照叶树林文化”范围之内。在这个 文化体系中,种植、采集及狩猎处于核心位 置。本文要探讨的即是在基诺族刀耕火种农 业文化体系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的农业祭祀 礼仪的生态基础、文化意涵及其变迁。
一 、 基诺族农业祭祀礼仪的生态基础 作为刀耕火种农业文化体系重要组成 部分的农业祭祀礼仪包括:打铁仪式、祭
鼓仪式 、砍地仪式、烧地仪式、盖 窝棚仪 式、播种仪式、祭天仪式、驱虫仪式、吃 新米 、叫谷魂等,这些仪式分布在农业生 产的各个阶段 ,串联起 了基诺族农业生产 的全过程。当然,基诺族此种农业生产体 系的维系和进行是以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为 基础,以对山林的认知为前提的。 基诺族依据海拔高低、土壤肥瘠、坡 度大小等指标把山中林地划分为三种类型。
一 类叫 “折 肖”,二类叫 “折交” (或 “折 肖折交”),三类叫 “迭它”。一类地多为海 拔较低 、气候炎热、坡度平缓 、团粒 土壤 结构、土层深厚、保 水力强 的肥沃林 地。 三类地是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土地,一般气 候较冷、坡度较大、土壤瘠薄。二类 地海 拔、气候、坡度 、土壤 大致介于一、三类 地之间。在一类地中,基诺族实行较长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的评价体系研 究”,项 目编号 :07JC850006。 收稿 日期 :2011— 10 — 12 作者简介:朱映占 (1977一),男 ,云南曲靖人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 院 (暨西南边疆少数民 族研究中心)讲师 ,主要从事中国西南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研究。
· 56 ·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012年 第 1期
朱 映 占 施 敏 : 基 诺 族 农 ,Jk祭 祀 礼 仪 及 其 变 迁 研 究
期的耕作制 ,一般可连续耕种五六年然后 休闲,最好休 闲期在 20年以上 ;在二类地 中,通常实行短期轮作休 闲制,一般连续 耕种二三年后休闲 15年以上;在三类地中, 严格实行砍种一年便休 闲的无轮作刀耕火 种,休闲时间一般为 13年。[ ]‘n呻 ̈基诺 族的林地经过这样分类使用后 ,一方面较 好地解决了粮食问题 ;另一方面又保证了 各类林地 中的植被都能尽快恢复以维持生 态平衡。因此,直至 2O世纪 5O年代初期 , 基诺山的森林覆盖率仍接近70%。
二、基诺族农业祭祀礼仪的文化表征 基诺族所从事 的刀耕火种农业 ,依据 季节的变换依次要展开备耕 、选地、号地、 砍地、烧地、拣地、整地、盖窝棚、播种、 围栅栏 、除草、护秋、收获 、运粮、归仓 等工序,在此过程 中,各种农业祭祀礼仪 也随之上演。 首先举行的是备耕仪式 ,也称为打铁 仪式,基诺语称 “特懋克”。一般在农历正 月举行,并且要连续三天。第一天 ,举行 剽牛、修寨 门、尕拉 (凑食 物)、尕祝 里 (辞旧迎新 )、祭鼓 (跳大鼓舞)等仪式活 动;第二天 ,村寨长老卓 巴任命铁 匠,铁 匠进行修铁房、象征性 的打铁活动,并且 杀鸡和用南瓜献祭铁匠鬼女,寨 民修制工 具;第三天 ,举行 歌舞、游 戏娱 乐活动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