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沉香木雕文化内涵与雕刻技法探究.doc
PAGE
PAGE 5
沉香木雕文化内涵与雕刻技法探究
内容摘要:沉香文化是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它既能够养性怡情,也可以拓展思绪,木雕艺术家们应在创作中不断发掘、感悟其潜在的特性,进行充分的思考,开拓形式意趣,秉承传统审美原则,融入个人艺术语言,最终将自然的韵味与艺术的灵性合二为一。
关键词:沉香文化、木雕、材料、雕塑媒介
沉香文化是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它凝结了宇宙天地之灵韵,既能够养性怡情,也可以拓展思绪,它是中华民族的智慧象征体,映射出的是文人雅士的高洁心境,表现出的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
沉香是一种名贵的药材,同样也是名贵的木雕原料。它是一种具备特殊香气,融合了树木自然油脂的固态物质,沉香混合了挥发油,树脂,树胶等丰富的自然成分,置入水中,就会自然下沉。它蕴含着自然内部神秘的轮回变迁,深含着岁月的芳华与天地的密语。沉香木材所映射出的自然变幻,展现出了生命的真谛。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修身养性,静滤心灵,沉香文化是传递这种文化讯息的重要载体。它们的色泽、气息、形态……拥有变化万千的神秘意味,自然内外的灵气在其中萦绕,引导人们进入至一处处唯美的胜境,身心的完美交融在沉香气息的衬托下,逐渐释放着源自万物的精华之气,并不断吸收着微细的灵韵。
沉香文化在秦汉时期已初具规模,它在那时被视为是专属于贵族阶级享用的上品,供他们修身养神,驱除邪秽。而随着佛教的东传,沉香便逐渐成为信徒们礼佛的上品,从而在佛教文化与沉香文化之间构建出一种紧密的相互联系。隋唐时期,随着宗教文化的发展以及国力的强盛,沉香文化的发展也相应地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上层社会的人士对沉香的使用愈发频繁,对它的热情也是格外高涨,隋炀帝曾经在除夕时分在宫殿周围设置火山,并焚烧了大量的沉香。此外,那个时期的人们由于对沉香的高度热情,因此便对其品种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在不同的场所中设置了不同类型的薰香,并对沉香的品类进行了一定的规划,使其更为系统化。
“隔火熏香”的方式从宋代开始兴起,这是对前朝较为奢靡的直接燃香法的代替。这种方法不会产生大量的烟气,使得沉香的香气能够更加缓慢地释放出来,同时也会散发出温润的气息,为周围环境增添美好的情思。因此,此种燃香方式深受宋代文人雅客的青睐,也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宋代的雅致文化氛围。沉香在当时的文人群体中得以广泛推崇的同时,也进入到了民众的生活之中,与他们的生活起居渐渐融合。而到了元明时期,人们对于沉香的运用则变得更为普遍,方便精巧的宣德炉在明代得到了广泛运用。而清代则是综合了沉香的所有特性,并使其得到空前发展的重要时期,那个时期,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群对沉香的使用也是分外频繁。
由于自身的独特性质,沉香被众多艺术家们视为创作精致作品的最佳原材料,艺术家对于材料进行了巧妙的运用,将其审美特征与实用特征融会贯通,并将人文的追求与自然性灵的妙义置入到细致的雕琢过程之中,由此逐渐建构出高雅的艺术语言。
关于沉香木雕的雕刻手法,首先要以保护沉香木原料的肌理为前提,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创作,该以何种方式将沉香木的材质特性进行充分的诠释?这个问题是本人从事木雕创作以来反复思考的问题,沉香木材的珍贵价值,需要用精细的构思与细致的工艺手法来进行保护性的呈现,需要充分地在表现主题与材质特性之间进行磨合和塑造,以达到木料的性状与作品的意蕴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效果。本人试图将沉香的自然意蕴进行最佳程度的保留。因为沉香的外部肌理带有天然的韵致和表现力,是能够传达艺术主张的最佳媒介。此外,本人还将顺丝(不使用任何现代工具,致力于顺随沉香自然纹理而进行雕凿的技法)、留皮(一种致力于呈现材质原生之美的方法)等塑造技艺与各种雕刻技艺,例如圆雕、高浮雕、低浮雕、镂空雕等进行交叉,目的是加强表现对象的内在情韵和精神情感,将技与艺灵活贯通。
“因物象形”“七分天然,三分雕刻”是重要的塑造方式,以沉香木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巧思与对空间的营造,可以将材料的本质属性加以更为巧妙的呈现,材料的潜质也会得到恰到好处的表现,同时,作品还可以营造出种种基于传统表现手法之上的新颖观感,为观者带来各异的心理感受与审美体悟。沉香材料具备坚硬的韧性,这种特殊的质地往往会增添雕刻的难度,所以,可以采用雕刀来进行“减法”式雕刻,将沉香的肌理效果通过其本身的自然韵律得以再现,在材料的特质之中发掘个人的想象力,并不断调整作品的整体效果。
传统宗教人物题材一直是构成本人的创作的重要内容,以沉香木为原材的佛教造像最为贴合佛教精神的本质,其悠远脱俗的韵致萦绕在作品之中,空灵微妙的灵韵将造像的形神巧妙地加以烘托,沉香的凝神之气在悄然之中调节着人们的思绪,使他们心生欢喜,并与禅境相互暗合,直至高洁恒久的冥想境界。“至治馨香,感于神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汉末国家长期分裂原因探析.doc
- 汉画拓片艺术及收藏.doc
- 汉英对比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技巧探析.doc
- 汉语方言小称的功能.doc
- 汉语被述构式的语用特征及其英译策略.doc
- 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doc
- 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
-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doc
-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语言风格及艺术分析.doc
- 汉语言文学教学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影响.doc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