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香味儿是褐色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焦香味儿是褐色的   我妈说,当年还没我时,随我爸去开洋荤,吃牛排。被问要几分熟时,我妈天真地答:“熟一点,焦一点。”于是她在剩下的一餐饭时间里,净练刀功了。按她描述,差点硌了牙,觉得那牛排能划玻璃。我妈也满腹委屈:我就不知道焦了能这么难吃。   江南人对焦,没什么恶感。焦常和脆相干。老苏州人跟我说,他们过早,一吃面(据说讲究的要吃“朱鸿兴”。一如武汉人过早吃热干面、重庆人过早吃麻辣小面),二吃稀饭,稀饭里又钟爱锅巴粥。就是锅巴加剩饭,水煮一下吃。以前还未有电饭锅时,江南人做饭靠“焖”。水放得适度,派小孩看灶,爸妈自己忙活做菜。我家就是这样,看灶大多是我的工作。我经常沉不住气掀锅去看,让饭夹了生――关于夹生饭,只有评书《飞龙传》里赵匡胤的兄弟郑恩那种猛汉能吃――所以我爸妈叮嘱,宁焦勿生,多焖焖的好。白饭焖完,锅底总有一圈儿金黄泛黑的锅巴,刮下来可以吃,有焦香,蘸白糖更是龙凤配,甜焦脆香,吃得嘴里劈里啪啦的响。我上小学时,流行过一阵子吃锅巴,当然该锅巴好像是小米做的,是先蒸后炸,还加了作料,好吃耐嚼,但不如大米焖饭锅巴那么天然。   《三毛从军记》里,牛师长饮宴,请同僚们吃了道“轰炸东京”――番茄汁哗啦一声倒在锅巴上,声音响脆,地动山摇,把三毛馋晕了。后来去考证,说这道菜确有其物,是陈果夫发明的。总之是鸡汤浓汁、虾仁番茄兑好勾芡,往油炸锅巴上一浇,又说什么鸡有朝气、虾是水族,植物水族陆族米族都有,营养如何丰富,很有一套格物致知的学问。无锡菜里也有类似的,但没这么华丽,大概就是虾仁勾了芡,浇浇锅巴而已。   我跟外婆讨论过,为什么焦味还能惹人爱。外婆认为,以前没什么作料,焦本身可以提香。这套理论听着有些荒谬,但她实践起来很不错。我外婆做得一手焦香味儿十足的面饼,面略加烙,外面焦黄泛黑,内里绵软如酥,加糖,没馅,好吃得煞人。她自称是基本不加油,也没什么配方,无非就是靠火烙面,提炼面本身的好味道。一点焦味,就给本来纯真无辜的面粉上了烟熏妆,妖娆多姿起来了。   实际上,焦香这物无所不在,只是许多时候我们没注意到。凡需烘焙之物如雪茄、松饼或面包,又或如雪茄的苦厚香气,都和焦味依稀相关。焦不像甜咸苦酸那么迅猛勾人,但混在一众味道里,很容易就让味道有了质感和厚度,也就是那点耐琢磨的微妙莫辨的劲儿。江南脆蟮、塞北烤肉,都会有爱好者喜欢“再焦一点点”的奇妙味道。从前街边随处可见的炒米,也总有一些焦黄的味道,格外香些。当然最纯朴的焦味儿,总是小时候饭锅底下那点点锅巴。说怎么好吃,是个什么味,你也说不上来,最后只好说,香,而已。   康定斯基说凡色彩皆如音乐,淡蓝如长笛,深蓝如大提琴。依我之见,味道也可以比为色彩。笋之清鲜为淡绿,鱼之嫩滑如纯白,焦味大概是厚涂层的褐色。没那么明快悦目,但温厚而脆。这感觉就像每次我看灶火候过了,爸妈就拍拍头安慰说没事,有锅巴吃不是挺好?   责任编辑/刘洋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