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

PAGE  PAGE 5 2011年淮安市实验教学与教育装备论文评选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 涟水县南集中学 杨 飞 邮编:223471 摘要: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且有助于教师创设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者最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使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   建构 整合 应用 效率 思维 正文: 信息技术已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每一个角落,就像看不见的空气一样融入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同样它也被极致的发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方便与高效。从备课到查资料,到设计制作、教学软件等都可以应用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且有助于教师创设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者最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使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 一、建构主义理论与信息技术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学习者得到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学习媒体,学习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而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图、文、声并茂,拓展了课堂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事物的建构更加完整、准确,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意义。 1、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场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中学阶段,学生的直观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中我会经常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许多形象直观的教学动画,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但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 教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中,将生活中的一些抽象的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原他的本色,让学生更直观形象的认识,易于理解。比如,数学老师在教圆周率∏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将长方形卷成圆柱的过程,得出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这一规律。[公式是2∏r= 长方形的长],其中r可以在演示卷过后测出来,这样公式中只有∏是未知的,因此得出圆周率∏的值. 因此,对于学生理解圆周率∏=3.1415926就容易的多了。 三、“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因此,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例如:因特网的教学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大任务: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阅读网络新闻、参加BBS、在因特网上进行实时交流等等。对于“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这个大任务又可以分为:写信与发信、收信与读信、回信与转信、信件的分类和整理等子任务;针对“写信与发信”这个子任务,又可以划分为:写信、发信、在信中夹一张照片、发送一个或多个文件、发送一段录音、发送一个影像等子任务。 四、多媒体进行教学,节省了教学的时间,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页一页的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 随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