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上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PAGE
PAGE 6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煤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焦炭等物质 B、酒精挥发
C、石油分离得到煤油、柴油等物质 D、自行车车胎爆炸
3、下列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冰融化成水 B、玻璃杯破碎 C、食品变质 D、铁丝折弯
4、通过化学反应不能产生的是( )
A、新单质 B、新分子 C、新原子 D、新离子
二、填空题(共6小题)
5、①煤油燃烧,②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混合,产生 _________ ,在碘化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 _________ (以上空格填所产生的现象),以上三种物质的变化,都是 _________ 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常伴随发生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等现象,还伴随着 _________ 的吸收或释放,如石蜡、酒精燃烧时,有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放出,干电池放电时内部物质发生可化学变化,释放出 _______ ,绿色植物则需要 _________ 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等.
6、镁带在空气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_________ .①镁带消失了,②看到耀眼的白光,③放出大量的热,④有白色粉末状固体生成.
这一变化告诉我们 _______ __ .
A.镁能和氧气反应B.镁是金属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光、发热D.镁能和氮气反应
7、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_________ .化学反应过程中常伴随着 _________ 等现象.
8、判断某变化为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_________.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有 ________ 等.
9、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化学变化中 _________ .
10、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_________ .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 _________ .
(4)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 _________ 进行(填“能”或“不能”).
(5)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 _________ ;②在空气中 _________ (填“易”或“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却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1、下图是某变化过程的微观模型:(请通过比较,归纳总结出两个变化过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
(2)据图可知,请从微观角度写出你判断此变化为化学变化的依据 _________
(3)该反应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_________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指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的白色沉淀和水.在这个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而B、C、D项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A
点评: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煤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焦炭等物质 B、酒精挥发
C、石油分离得到煤油、柴油等物质 D、自行车车胎爆炸
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此题是关于化学变化的判断,物质变化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可以借助化学变化的特征进行判断.
解答:解:A、煤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焦炭等物质,实质是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干馏),可以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煤气等,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酒精挥发,仅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主体结构施工过程资料管理探讨(毕业论文).doc
- 主体边墩施工方案.doc
- 主厂房16950-28650米1-11轴梁模板(扣件钢管架支撑)2012-11-04224042.doc
- 主体验收常见实体质量问题检查表.doc
- 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外阅读引进课堂初探.doc
- 主力大单资金(资金流向).doc
- 主从D触发器035.doc
- 主变安装作业指导书BDDQ-02.doc
- 主客观的区别和形态.doc
- 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26.doc
- 专题01+基础知识积累(考点串讲).pptx
- 专题18+聚焦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备战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时政热点解读与押题预测.pptx
- 7.1燃料的燃烧(第二课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pptx
-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解读)-【上好课】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2024).pptx
- 5.1人要自强 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高效备课精品课件(统编版2024).pptx
- 2.2.2鸟和哺乳动物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pptx
- 第18课+清朝的边疆治理(课件)-【探究课堂】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pptx
- 中考主题大单元复习:生命与健康教育之单元三++交往品德.pptx
-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同步课件含视频)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pptx
- 4.2.2+消化和吸收(单元任务驱动课件)-【大单元教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24).pptx
文档评论(0)